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刘裕时期的南朝宋史学家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南朝宋史学家,字蔚宗,顺阳(今河南淅川东)人 。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 。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 。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
范晔出生在一个著名的士族家庭 。高祖范晷为西晋雍州刺史,加左将军 。曾祖范汪入仕东晋,官至晋安北将军、徐兖二州刺史,进爵武兴县侯 。祖父范宁先后出任临淮太守、豫章太守 。父范泰仕晋为中书侍郎,桓玄执政时被废黜,徙居丹徒 。刘裕于京口起兵灭桓玄,控制东晋政府实权后 。范泰重新被启用,出任国子博士、南郡太守、御史中丞等职 。他为东阳太守时,因开仓供粮和发兵千人,助刘裕打败卢循有功,被加官为振武将军 。从此,范泰受到刘裕的信任,屡被升迁,先后担任侍中、尚书常侍兼司空等职 。宋代晋后,拜为金紫光录大夫散骑常侍,少帝时加位特进 。
范晔的家庭有着正宗的家学传统 。范汪“博学多通,善谈名理”,撰有《尚书大事》二十卷,《范氏家传》一卷,《祭典》三卷以及属于医学棋艺的著作《范东阳方》一百零五卷,《棋九品序录》一卷等 。范宁尝作《古文尚书舜典》一卷,《尚书注》十卷,《礼杂问》十卷,《文集》十六卷,尤以《春秋榖梁传集解》十二卷“其义精审,为世所重” 。范泰也有《古今善言》二十四卷及文集等多种著述 。受到家庭的影响,范晔从小好学,再加上天资聪慧,因此尚未成年,便以博涉经史,善写文章而负盛名 。
【后汉书的作者范晔:刘裕时期的南朝宋史学家】关于范晔少时的生活,史载不详尽,只知其 “母如厕产之,额为砖所伤,故以‘砖’为小字 。出继从伯弘之,袭封武兴县五等侯 。少好学,博涉经史……年十七,州辟主簿,不就”(《宋书·范晔传》 。以下引文若不特别注明者,皆出此) 。南朝刘宋时代,范晔始出仕,历任宋武帝相国掾、彭城王刘义康府冠军参军转右军参军,出为荆州别驾从事史,寻召为秘书丞 。宋文帝元嘉五年(428年),父范泰去世,去官守制 。后出为征南大将军檀道济司马,领新蔡太守,迁为司徒从事中郎,不久,又升迁为吏部尚书郎 。可谓官运亨通 。
元嘉九年(432年)冬,彭城王刘义康母亲去世 。葬前的晚上,百官吊唁,范晔与司徒左西属王深夜宿义康府广渊处(时晔弟广渊为义康府祭酒),纵酒夜半,无所顾忌,醉意朦胧中又听挽歌为乐,因此触怒义康,把范晔贬官出京为宣城(今安徽宣州市)太守 。贬官期间,范晔深感郁闷不得志,短期内上调无望,便删节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期间修撰完成大部 。约六七年后,迁官为长沙王刘义欣的镇军长史,加宁朔将军 。元嘉十六年(439年),生母去世,服阕,为始兴王濬后军长史,领南下邳太守 。死前累迁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 。
范晔一生狂狷不羁,意志颇不满于朝廷,晚年终于发作到了顶点,加入了彭城王谋反阵营 。元嘉二十二年(445年)十一月,同党徐湛之上表首告,供出了所有谋反同党及往来檄书信札,谋反失败 。不久,范晔等被处死,连坐从诛的还有其弟广渊、其子范蔼等 。
狱中,范晔写了一篇《与诸甥侄书》,总结了他对文学、史学、音乐、书法的研究心得 。在即将告别人世之际,他希望将来能有个知音,理解《后汉书》的价值 。他对花费毕生心血写成的史学著作十分自负,认为它们“精意深旨”,是从古至今没有过的“体大而思精”的作品,其中诸序与论赞,更是“天下之奇作”,和班固的《汉书》相比,毫无愧感 。他说,世人多贵古贱今,所以他才“称情狂言”,以期引起人们对《后汉书》的重视 。范晔的自夸虽然有些过分,但他的著作也确实有超人之处 。刘昭说:“范晔后汉,诚跨众氏”(《后汉书注补志序》),刘知几也说:“范晔博采众书,裁成汉典,观其所取,颇有奇工”(参见《史通》的《书事篇》和《补注篇》) 。据《隋书·经籍志》记载,在范晔著书之前记述东汉一代历史的著作共有十部,八百余卷 。然范书一出,诸家《后汉书》则日渐消沉,逐渐散佚 。后来除晋人袁宏的《后汉纪》保存下来以外,其余都已不存 。这说明范书杀青虽晚,却后来居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