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16《最苦与最乐》教案 议论文教法 中国之最二教案

一、复习有关议论文的常识
1、议论文的概念: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 , 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常用文体 。议论文是以理服人 。
2、议论文三要素及其定义:
论点:作者所持的见解(需要证明什么)
论据:用于证明论点的材料(用什么证明)
论证: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怎样证明)
3、论点
论点就是作者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 是文章的灵魂 , 是完整的陈述性判断句 。一篇议论文 , 一般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有的议论文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 , 分论点是用来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的 。
4、论据
【1】事实论据:(1)包括:有代表性确凿的事例 , 史实 , 统计数据;(2)类型:概括或具体
【2】道理论据:包括:经过实践的精辟理论、名言警句、民间谚语、公认事理等 。
5、论证
【1】论证方式:分为立论和驳论两大类型 。
【2】论证方法是多种多样 , 常见的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
6、议论文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它又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横式” 。以“横式”结构为主的有:
【1】“总论——分论——总论”;【2】“总论——分论”;【3】“分论——总论”三种 。
以“纵式”结构为主的主要是层层深入式 。
7、议论文语言:准确、严密、精当、概括、逻辑性强 。
二、展示教学目标
1、积累生字、生词及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
2、在弄清有关议论文知识的基础上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3、学习课文在论述过程中表现中心论点的写法 , 与及严谨周密的论证和深入透彻的阐述;
4、领会作者对人生的价值的思考 , 树立对家庭、社会、国家的责任感 。
三、简介写作背景
苦与乐 , 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哲人志士有不少这方面的精彩论述 , 平常百姓也有许多深刻的思考 。梁启超在“戊戌变法”失败以后 , 痛定思痛 , 站在儒家的进取精神和佛家超凡智慧的高度 , 写下本文 , 道出了自己对痛苦和快乐的理解——未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 尽责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
四、揭示课题
“苦”和“乐”是意义相反的两个词 , 将它们放在一起 , 相互对比 , 相互反衬 , 加之又分别以“最”字来修饰 , 这样既能使论题鲜明、突出 , 又能深深地吸引读者 。
五、作者简介
梁启超(1873—1929) , 字卓如 , 一字任甫 , 号任公 , 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 , 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他倡导新文化运动 , 支持五四运动 。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
六、字词积累
1、读准字音
恩惠huì 如释shì重负 契qì约 监督dū 包揽lǎn 悲天悯mǐn人
卸xiè却què 排解jiě 循xún环
2、多音字
Luò 落日 luō 落落大方
děi 觉得 dé 心安理得 de办得到
là丢三落四 lào落枕
3、学习词语
达观dá guān: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 。
【七下16《最苦与最乐》教案 议论文教法 中国之最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