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袁世凯的发家史只可惜一子错满盘皆输

袁世凯出生于河南项城的大家族,现在大家到项城旅游都能看到保留完整的袁氏大宅,还是相当气派的 。所以袁世凯是个标准的富二代,同时又非嫡长子,他大可以紫醉金迷,做个公子哥儿,吸鸦片、上妓院 。但他终究是个干大事的人,13岁时袁世凯曾写下“大野龙方蛰,中原鹿正肥”,少年志气,跃然纸上 。
(图)袁世凯(1859年—1916年),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北洋军阀领袖 。
袁世凯是个执着于权力的人,少年时代两次参加科举考试,奈何名落孙山,仍不弃不馁,转而投军,从文也好,从军也好,一定要混到体制之内 。只有混到体制内,慢慢向上爬,总有一天能够呼风唤雨 。
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军乱,其实就是场国内政变 。朝鲜作为清朝藩属国,清廷纵使自己也内忧外患,那还是得摆摆威风,大哥照看小弟,出兵平乱,而袁世凯就在这支军队阵中,时年仅23岁 。这袁世凯年轻时确实是条汉子,勇猛冲锋,一直战斗在最前线,很快内乱平息,袁世凯记大功 。很快,袁氏扶摇直上,在直隶总督李鸿章的推举下,他当上了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官拜三品,在朝鲜也是叱诧风云的人物了,同时深得清廷一把手李中堂的信任,而这年,他才26岁 。
(图)1901年的袁世凯
然而那个时代没什么是绝对的,1894年清朝发现自己连日本这等蕞尔小国都打不过了,甲午一战,举国震惊,李鸿章到日本马关一签那等条约,背下了所有骂名和责任,这个72岁的老头被罢免了几乎所有官职,只留个内个首辅大学士的名头 。袁世凯的大靠山,倒了 。但是干大事的人总能在危机中看到机遇,既然大清军队疲弱,谁都打不过,袁世凯就提出效法德国模式操练一支新式陆军,并得到了恭亲王奕和时任总理衙门大臣的荣禄的支持,而恭亲王是慈禧最仰赖的亲王,荣禄是典型的后党,日后也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所以说,袁世凯他又找到了大靠山,而且站在大靠山之后的还是慈禧,这为袁世凯日后加官进爵打下坚实基础,不仅政治队伍站对了,而且还是在最核心人物身边,这很重要 。那年他36岁,是建功立业的黄金时期 。
有希望的年轻人可不止袁世凯一个,给了你机会就必须把握住,搞出点名头来,为自己积累政治资本才行 。袁世凯开始了在天津小站的新军操练 。原淮军旧部4750人,再加上各地招募来的2550人,组建了一支7千余人的军队,不多不少,正好练出袁世凯的才干 。一个曾在朝鲜出生入死打过硬仗的人,他在治军方面还是相当有心得的 。将领方面出了徐世昌、段祺瑞、冯国璋、王士珍、曹锟、张勋等后来的大人物,士兵方面军规严明,定规定章,严格执行,军队配备洋枪洋炮,士气高涨,按时发饷使他深受部下爱戴 。在中国近代史上,这是一次极为成功的练兵 。千万别把袁世凯当成一个只会耍政治小聪明的滑头,他的治军能力在中国近代史上绝对排得上号 。
(图)1913年10月袁世凯就任后,与各国使节合影
紧接着就是袁世凯人生的第一个黑点,背叛维新 。当年康有为等人有感变法图新必须先恢复皇权,慈禧不除,光绪不立,变法不成,然后谭嗣同匆匆忙忙地夜访袁世凯,要他的小站新军七千余人围颐和园,杀慈禧,发动政变 。七千人的新兵,从天津悄悄地杀到北京,撂倒紫禁城几万禁卫军,直取慈禧首级,袁世凯是个身经百战的人,不是那些纸上谈兵的书生啊,谭嗣同说的这计划岂非天方夜谭?所以站在袁的角度来分析起兵无异于送死,把事情和盘托出是他明哲保身的唯一办法 。这起事件之后袁世凯官运亨通,俨然成为慈禧身边的大红人,1901年李鸿章更是临死举荐袁世凯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到达了人生第一个巅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