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为何说蜀汉后主刘禅是个特别大度的皇帝

刘禅的大度胸怀非一般帝王可比,从下面几个事例可见一斑 。
刘禅继承帝位时,年仅17岁,刘备临终前特意叮嘱:“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 。”于是呼,“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所有的事情刘禅都“按丞相说的办”,对于大权独揽的诸葛亮,刘禅也做到了凡事谦让,“以父事之” 。
在诸葛亮的《前出师表》中,诸葛亮对刘禅的口气和语感,简直犹如一个严峻的父亲在冷酷地调教不懂事、不听话的孩子,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禅年纪渐长,诸葛亮仍紧握大权,刘禅依然没有彻底摆脱“见习”皇帝的命运,对此刘禅却能委曲求全,一让在让,不想引起国内的政治混乱 。
尽管对诸葛亮发动北伐战争不赞成,但还是为诸葛亮鼓劲加油,可以说,刘禅深知“君臣不和,必有内变”的道理,充分领会并严格执行了父亲刘备的教导以及对长辈的尊重,更重要的是他团结了内部领导班子,保持了统治集团的稳定,这样最终得实惠的还是老百姓,后人评价刘禅:“后主之贤,于是乎不可及”,可见刘禅具有一个政治家宽容大度的胸怀 。
刘禅不仅对诸葛亮宽宏大量,对其他大臣也是如此,诸葛亮死后,李严、廖立、来敏、魏延、李邈等朝中军政大臣都对诸葛亮专权颇多微词,甚至怀疑其有不臣之心,但刘禅对诸葛亮生前推荐的人除了杨仪之外全部重用,仿佛和原来全然一样 。
为了通过维护诸葛亮这面旗帜来保持政治稳定,忍痛将上朝对面奏疏的李邈斩首示众,快速平息了事态的蔓延,魏延叛乱被杀,刘禅对于魏延没有一概否定,而是下旨:“既已名正其罪,仍念前功,赐棺椁葬之 。”
刘禅后期生活腐化时,学者谯周和老臣董允上书劝柬,刘禅最多也就是无可奈何,而不是一怒之下大开杀戒,反而对他们委以重任,充分信赖,后主刘禅可能是中国历代帝王里,对大臣动刀较少的一个了,这点非常难得 。
【揭秘:为何说蜀汉后主刘禅是个特别大度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