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加入孙吴集团的初衷应该是,以江东为汉室藩屏、保土护民,而非助孙权称霸 。所以投降曹操,孙氏消亡,但有助于国家统一,对天下有大功 。在一定程度上,张昭的士人心态和曹操首席谋臣荀彧一样,都打算曲线救国 。但是,荀彧是真正地忠于汉室正统,张昭就不那么光明正大了,明知曹操是汉贼,在关键时刻一再妥协投降,更像是畏惧强权 。周瑜和鲁肃出身江北地方豪强,武人气质较重,不受士大夫名节观念束缚,欲助孙权成就霸业 。
赤壁大战后,张昭已经边缘化了,退出孙权的核心决策层 。二十多年后孙权登基时,依然对张昭当年的投降主张耿耿于怀,对后者说“如果听从你的主张,我早就乞食于曹氏了” 。曹魏和蜀汉都曾有丞相之职,但出现于特殊时期 。比如曹操罢废三公、自任丞相,以丞相霸府架空天子和朝廷百官,为改朝换代做准备 。诸葛亮以顾命大臣担任丞相,实际上代替孱弱的刘禅处理朝政 。
孙吴的丞相是常设官职,基本上继承自西汉,丞相为百官之首、掌握大权,但职责是辅佐皇帝 。221年,孙权称吴王,张昭作为孙吴文臣元老,德望、品行都堪称楷模,是众望所归的丞相人选,但孙权偏偏选了名不见经传的孙邵 。大名士孔融曾称孙邵为“廊庙才也”,也就是能力可做朝中大官,但他怎能与张昭相比?孙邵似乎是一个过渡性人物 。
225年孙邵病死,孙吴百官再次推举张昭为相,这次孙权选择了江东大族顾氏的顾雍 。孙权不用张昭的理由有两个,一是丞相责任繁重,不应劳驾张昭,这明显是借口,另一个原因张昭性格刚正严厉,易起冲突,这倒是实情 。
除了当年张昭妥协投降,孙权选顾雍更有深层原因 。孙吴据有江东已经三十年,淮泗集团的大多数谋臣武将都已去世,后辈人才不足,孙权必须依靠江东本土大族治理国家 。此时陆逊是上大将军,驻扎于军事重镇武昌,掌握重兵,陆逊正是当年孙策围攻导致死亡近半的陆氏的族人,他地位如此之高,是孙吴江东化的象征,加上顾雍为丞相,江东大族代表担任文武最高官职,表明孙吴政权与江东大族融合加深,达到和谐一致的高峰 。
229年孙权称帝后,张昭地位进一步下降,基本上赋闲在家,仅偶尔参与朝政讨论 。
【揭秘:东吴历史上张昭为何一直当不上东吴丞相?】
- 揭秘: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是怎样管理大秦朝的
- 揭秘:漠北之战中飞将军李广的死与卫青有关吗?
- 刘弗陵是怎么死的?刘弗陵英年早逝之谜大揭秘
- 揭秘元稹的爱情诗是为谁而作的
- 史迹揭秘史上防盗功能最好的皇帝陵是哪个
- 历史上权力的象征尚方宝剑究竟是谁用的
- 揭秘芈月的葬礼她竟然才是兵马俑的女主人
- 历史上真正的虞姬是什么样子霸王别姬是假的
- 揭秘西游记为什么会发生在唐朝有何历史原因
- 揭秘600年菏泽古沉船铁链紧拴无法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