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皈家堡遗址历史可上溯至4600年前

2016年10月中旬 , 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凉山州博物馆、盐源县文管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 , 对皈家堡遗址进行正式考古发掘 , 发掘面积600平方米 。本次发掘严格按照国家文物局制定田野考古操作规程进行 , 发掘工作中积极开展了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环境考古、石器岩性与生产分析等多项科技考古工作 , 获取大量的动、植物遗存 。
网络配图
据了解 , 皈家堡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的发现 , 填补了盐源盆地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空白 , 将盐源盆地的历史上溯至距今4600年前 。发现了目前川西南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文化遗存 , 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和绵长的历史以及复杂的文化元素 , 对于认识川西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内涵与时代特征及聚落形态等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
【盐源皈家堡遗址历史可上溯至4600年前】皈家堡遗址位于盐源盆地杨柳河西岸二级阶地 , 遗址平面为不规则方形 , 现存面积30000平方米 。据考古队员介绍 , 本次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存发现了丰富的遗迹现象和出土了大量的遗物 , 目前共揭露遗迹64座 , 其中包括房址7座、灰坑54座、器物坑1座、灰沟2条 , 以及若干柱洞 。
揭开一层层泥土 , 下面有序叠放的石刀堆积、积石坑、陶器坑陆续出土 。出土遗物非常丰富 , 以石器、陶器数量最多 。石器磨制精致 , 器形多样 , 石器原料来源丰富 , 加工工艺复杂 。石器主要有斧、锛、凿、刀、箭镞、网坠、石球、纺轮等 , 其中以穿孔石刀、箭镞、锛、凿较有特色 , 部分石器遗留有线切割痕迹的半成品、石片等 , 充分体现当时有着发达的石器制作技术传统 。陶器有罐、壶、钵、瓶、杯等 , 刻划和戳印纹饰发达 , 纹饰繁缛 , 具有鲜明的区域特质与时代特征 。
网络配图
植物考古中 , 粟、黍等旱作植物遗存经过浮选出来 , 而鱼、马、猪、鸟、鹿等动物遗存也和大量渔猎工具的出现 , 这些都揭示了该遗址新石器时代的居民经济形态的复杂性 , 当时居民可能既有旱作农业经济 , 同时兼有发达的渔猎经济 。
据考古专家介绍 , 皈家堡遗址保存面积较大 , 文化堆积厚达1米 , 是川西南地区目前发现保存最理想、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 该聚落延续时间绵长 , 聚落结构复杂 , 对于认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居民的文化、历史与社会结构等信息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
本次发掘发现了一批地域文化特征鲜明、年代特征突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 极大地丰富了雅砻江流域下游新石器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历史时期遗存的发现 , 为凉山境内大理国时期的历史与文化提供重要的实物资料 。
网络配图
据了解 , 盐源县位于青藏高原南缘 , 雅砻江下游西岸,行政隶属凉山彝族自治州 , 盐源盆地具有厚重的历史与丰富考古资料 。先秦时期盐源为西南夷笮人游牧之地 , 西汉元鼎六年正式置定笮县、大笮县 , 隶属越郡 。唐置昆明县 , 南诏占据昆明县后改设为香城郡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 , 盐源盆地发现以老龙头墓地为代表灿烂而独特的青铜文明 , 它的发现奠定了盐源盆地在中国青铜文明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