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山之战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关键战役吗?是如何以少胜多的

“安史之乱”是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公元755年12月16日-公元763年2月17日)由安禄山与史思明向唐朝发动的内战,是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也造成唐代藩镇割据 。由于发起反唐者乃是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故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
【常山之战是平定安史之乱的关键战役吗?是如何以少胜多的】唐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初,左兵马使李光弼随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率朔方军东出平定“安史之乱”,击败安禄山大同军使高秀岩后,由郭子仪推荐,升任河东节度使 。二月初二,李光弼奉命率蕃、汉步骑万余人,太原弩手3000人,东出井陉(今河北获鹿西南),直指常山 。当时,史思明率数万大军围攻饶阳(今河北深县西南)20余日不下,常山兵力空虚 。
二月初五,李光弼率军进至常山郡 。常山城内3000团练兵倒戈,抓住守将安思义出降,李光弼随即移军入城 。史思明听到常山失守,立即放弃围困饶阳,亲率2万余骑直奔常山 。
第二天天未明,其前锋部队即抵达常山城下,史思明率大军相继而至,立即指挥攻城 。李光弼令500弩手在城上万箭齐发,叛军死伤颇多,被迫稍退 。李光弼再派弓箭手1000人,分为四队,轮流不断放箭,给叛军以很大杀伤,叛军抵挡不住,只得收军北退 。
史思明一退,李光弼派兵5000人出城,每人持一长枪,夹滹沱水相迎,叛军中箭者大半,只好后退 。这时,李光弼闻报有叛军5000步兵自饶阳来,一昼夜行170里,正在常山东南九门县南面的逢壁休息 。李光弼当即派步骑各2000人,偃旗息鼓,沿河潜行 。至逢壁,叛军士兵正在吃饭,唐军乘机掩杀过去,斩杀殆尽 。史思明闻讯失色,只好撤军退入九门(今河北藁城西北) 。李光弼初战告捷,常山9县,有7县归附唐军,只有九门、藁城尚在叛军手中 。
这一战役是历史上一次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史称“常山之战”,这次战役是唐军在河北战场上的一次决定性胜利,直接导致了史思明的覆灭 。随后,李光弼一鼓作气,收复九门、赵郡(今河北赵县)等地 。五月,与郭子仪会师常山,乘敌疲惫出击,大败史思明部于嘉山(今河北曲阳境),进围博陵(今河北定县),军威大振,使河北十余郡皆杀叛吏归唐 。
“常山之战”后的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常山郡建制正式取消,又称恒州,自此世无常山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