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投降曹操后有着怎样的结局?

【徐庶投降曹操后有着怎样的结局?】三国军师徐庶虽然在正史里并不是个主要人物,著名的三国志里也没有为其立传,但经过三国演义的艺术塑造后,徐庶在中国几乎成了一个家谕户晓的人物 。而围绕在徐庶身边除了救母,还有一言不发,以及那乱了方寸的故事 。
《三国志》里介绍徐庶本是刘备的谋士,可是曹操却用计谋把徐庶的母亲骗到了曹营,把徐母当成人质 。徐庶是有名的孝子,为了母亲,他没有办法,只得离开刘备,前去曹操那里营救自己的母亲 。临行前,徐庶对刘备说:“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 。”意思是说,现在母亲被曹操抓去,自己内心已经乱了,对刘备而言现在的自己没有用处,所以请求离开 。
而在《三国演义》中徐庶入魏后,曹操兵分八路攻打刘备所驻守的樊城,在刘晔的建议下,曹操派徐庶前往樊城劝刘备投降,但徐庶到樊城后却告诉刘备大军将至,让刘备早作准备 。刘备想要留下徐庶,但徐庶怕天下人耻笑,又以刘备有诸葛亮辅佐为由拒绝,并告诉刘备,自己虽然身在曹操营,但发誓不为曹操献一谋 。
除了《三国志》诸葛亮传和《三国演义》的故事以外,记载当时魏国历史的史学著作还有一部《魏略》 。
《魏略》上专门有一段写到徐庶:
(徐)庶先名福,本单家子 。少好任侠、击剑 。中平未尝为人报仇,白垩涂面,披发而走,为吏所得 。问其姓名,闭口不言 。吏乃于车上立柱以羞之,击鼓以令于市,莫敢识者 。而其党伍使之得脱 。于是感激,弃其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始诣精舍 。诸生闻其前做贼,不肯与共止 。
福乃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义理精熟 。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 。初平中,中州兵起,乃与韬南客荆州,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 。乃荆州内附,孔明与刘备相随去,福与韬俱来北 。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逮太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才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庶后数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获存焉 。这徐元直就是徐庶 。
那么问题来了,徐庶到曹营后若真的一言不发能有这么好的结局,能当上这么大的官吗 。
我们看看中郎将与御史中丞这两官职有什么来头 。
中郎将,系由中郎演变而来 。秦代设置中郎一职,到了西汉时期分五官、左、右三署,各置中郎将以统领皇帝的侍卫,隶属光禄勋 。平帝时又设置虎贲中郎将,统武贲郎 。东汉以后,统兵将领亦多用此名,其上再加称号 。如前期之使匈奴中郎将,后期之北中郎将等 。又建安中,曹丕为五官中郎将,其职相当于副丞相,算是个高级官僚了 。
御史中丞,其官起于汉代 。汉代以御史中丞为御史大夫之佐,亦称中执法 。在殿中兰台,掌图籍秘书;外督部刺史,监察君国行政;内领侍御史,考察四方文书计簿,劾按公卿章奏 。西汉末期,御史大夫改名为大司空,御史中丞遂成为御史台长官 。自东汉至南北朝,中丞之权极重 。
徐庶当过的这两个官职显然都系要职,曹操其人又用人惟才是举,根本不看你是否有什么虚名,而是看你有无真实才能,是否对他有过什么贡献 。
试想徐庶到了曹营之后如果真的一言不发,什么都不做,就算是他再厉害,再有本事,恐怕也曹操不会授予他“统领皇帝的侍卫”以及“监察郡国行政,考察四方文书计簿,劾按公卿章奏”这样的官职 。所以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只是罗贯中自己的美好理想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