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蜀汉诸葛亮的北伐的:一场争权夺利的阴谋( 三 )


至此,马谡只能一死 。准确地说:诸葛亮只能选择让马谡一死 。
因为用马谡而不用魏延,是诸葛亮独排众议的决定,诸葛亮必须就此负责 。在诸葛亮上奏给刘禅的《自罪疏》中,有这样的句子:“臣明不知人,恤事多暗,《春秋》责帅,臣职是当 。请自贬三等,以督厥咎 。”不过,如果仅仅因为这一原因,诸葛亮大可自己多承担些责任,马谡尚且用不着去死 。最关键的是,令马谡出任北伐军先锋的背后,隐藏有诸葛亮不可为他人道的政治阴谋 。这就是诸葛亮在军中培植自己势力,削弱刘备时代的功臣元老 。虽然事情做得隐蔽,但蜀汉集团内部也难免有人就此说三道四 。马谡胜利了则万事大吉,诸葛亮也可以免遭任人唯亲之嫌,相反,可获任人唯贤之名,马谡也可以就此顺利进入军中担任要职;马谡一旦覆败,诸葛亮必然会招致海量非议,倘若马谡再获得从轻发落,舆论必然会朝着更加不利于诸葛亮的方向发展,唯有对马谡施以最重的处分——斩首,方能平息蜀汉集团内部鼎沸的议论 。
故而从一开始,马谡这个先锋就处于只能取胜、不能战败的逆境 。为了诸葛亮的政治利益,丢失街亭的马谡必须去死 。
魏延之死
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五丈原 。随后,魏延因为与杨仪争权而成为叛徒,兵败身死 。作为诸葛亮一生最后一次北伐的最后一声余韵,魏延之死显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简单 。开门见山地说,种种迹象表明,魏延是被诸葛亮刻意设计的逼反杀掉的 。
杨仪当政,是魏延作乱的主要原因,陈寿当年已经替魏延在一定程度上平了反:“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而杨仪与魏延之间的水火不容,诸葛亮是早就深知的,明知这一点却在临终之际安排杨仪统帅诸军撤退,这一举措要么属于失策,要么就是刻意为之 。
杨仪的个人品质很成问题 。杨仪早年因个人才干出众而被刘备选为尚书,但他却和自己的直接上司尚书令刘巴搞不好关系,无法开展工作,最后只得外放遥领闲职虚职弘农(治所在今河南灵宝市北部)太守 。魏延死后,杨仪用脚践踏魏延的首级,破口大骂:“庸奴!复能作恶不?”如此行径,可见杨仪还是个小人 。据此可以粗略判断,魏延和杨仪之间的矛盾,主要责任应该在于杨仪 。
对于二人交恶的起因,史书如此记载:“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 。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魏延的矜高似乎成了祸端的导火索,其实不然 。当时,除诸葛亮之外,刘备时代的老臣重臣们基本上已经全部消亡殆尽,唯魏延一枝独存,资历最深 。魏延确实有“矜高”的资本,他获得这样的尊重其实并不过分 。但作为诸葛亮身边极亲密的红人(丞相长史),杨仪很清楚魏延在诸葛亮心目中不被重用的尴尬地位 。以杨仪一贯的“狷狭”性格,他根本不可能像其他人一样去尊重魏延;相反,杨仪很可能有意无意地表现出对魏延的蔑视 。所以,魏、杨交恶的主要责任人是杨仪,不会有错 。
魏延和杨仪之间交恶到什么程度呢?《蜀书·费祎传》如此记载:“时值前军师魏延与丞相长史杨仪互相憎恶,每次并坐争论的时候,魏延往往愤怒地举起刀向着杨仪比划,杨仪则往往泣涕横集 。费祎经常在二人之间做和事佬,终诸葛亮之世,能够各尽魏延、杨仪之用,全赖费祎的匡救之力 。”魏延举刀相向,有欲杀杨仪之心,可见二人仇隙之深,已是水火不容,无法化解 。
让杨仪为首统帅三军撤回汉中,是诸葛亮临终时的安排 。这一安排,必然会激起魏延的反对和抵制 。但这一安排的意义如果仅仅止于临时应急,以求蜀军全身而退,其实还不足以完全令魏延武装“反叛” 。事情的关键是诸葛亮在杨仪身上的这一安排其实还另有文章:借此暗示众人,将杨仪打扮成自己最热门的继承人人选 。杨仪能够当政,这一点才最致命 。魏延深知,杨仪当政,自己不可能再有好日子过了 。诸葛亮在世之日,最多让自己怀才不遇,不获重用罢了;杨仪一旦执政掌军,自己就可能只有一种结局——死定了 。魏延绝对不能坐视杨仪慢慢找机会砍掉自己的脑袋 。不反杨仪是个死,反杨仪最多也是个死,选择后者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