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太早!中国古代皇子的培养和性教育

我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把对皇子的教育和培养 , 作为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来对待 , 逐渐积累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皇子教育培养制度 。
【开发太早!中国古代皇子的培养和性教育】

注重对治国为政理论的学习 。作为皇子 , 主要的学习内容基本分为两个方面:一类是以儒家经典、历史典籍为主的礼法和知识 。以明代为例 , 朱元璋洪武年间 , 建大本堂 , 置古今图书于其中 , 并令四方名儒训导皇太子 , 选才俊之士作为伴读 。其后逐渐发展 , 形成每日讲读之制 。
每天早朝过后 , 先由侍读官陪伴太子读《四书》、史籍 , 而后由侍讲讲解所读内容 , 其次再由侍书官指导练字 。凡所读书 , 三日后要求背诵熟练 , 温书之日 , 不讲新书;练字则春夏秋日百字 , 冬日五十字 。清代对皇子的培养更为严格和全面 。一般皇子六岁开始就进入上书房学习 , 每日大约是清晨5点左右起读 , 下午4点左右放学 , 虽严寒酷暑而不辍 。
除了学习汉文典籍之外 , 满文和骑射也是清代皇子必须学习的内容 , 后西学传入亦需要学习一部分几何学等知识 。清人赵翼在《檐曝杂记》中说:“本朝家法之严 , 即皇子读书一事 , 已迥绝千古 。”


皇子学习的另一类内容是帝王治国理政经验 。皇帝会以口头或者书面的方式将总结出的为帝之道传授给太子 , 令其阅读和学习 。贞观二十二年正月 , 唐太宗将自己亲笔撰写的《帝范》十二篇赐给太子李治 , 即后来的唐高宗 , 命他学习 。《帝范》分为君体、建亲、求贤、审官、纳谏、去谗、诫盈、崇俭、赏罚、务农、阅武、崇文十二篇 , 囊括了为君之道的各方面内容 , 以后各朝也经常将之作为教育皇储的读本 。
清代皇子除了学习《四书》《五经》《资治通鉴》等之外 , 清朝帝王圣训、顺治所辑之《资政要览》、雍正所辑之《圣祖庭训格言》等祖宗家训亦是必读书 。通过对这类书籍的学习 , 皇子们不仅增强了治国理政的理论基础 , 同时也对祖宗之法产生敬畏心理 , 意识到为君责任的重大 。
史载 , 每逢雍正忌日 , 乾隆都要盥手焚香 , 将写有“宝亲王弘历秉性仁慈 , 居心孝友 , 圣祖仁皇帝于诸子孙中最为钟爱 , 抚养宫中 , 恩逾常格”一段文字的皇父传位遗诏恭读一遍 , 以志思慕之诚 , 以凛继绳之重 。这种家国责任感与身为皇子时期的学习是密不可分的 。


建立完善的东宫官、王府官系统 。太子所居之地一般称东宫 , 专门教育辅佐服务太子的官员便是东宫官 。据《通典·东宫官》记载 , 秦汉以来延续了殷周制度 , 立有太傅、少傅、师、保 。“太傅、少傅以养之 , 欲其知父子君臣之道也 。……师者也 , 教之以事而谕诸德者也;保者也 , 慎其身以辅翼之而归诸道者也” , 均负有教习太子的责任 。至晋代置六傅 , 后称三师三少 , 即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 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以后历代相承 , 但人数多少不一 。
加强对参政实践的培训 。在注重皇子理论培养的同时 , 加强政事实习 , 即给他们一定的从政实践的机会 , 让他们熟悉国情 , 从实践中锻炼治国才能 。培养的方式有很多种 , 历代也不完全相同 , 主要包括以下三种 。其一 , 皇储“监国” 。《国语·晋语一》曰:“君行 , 太子居 , 以监国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