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灭亡了,为何多数人不肯剪辫子?( 二 )


但仅仅是“遗忘”,还不足以解释那些对“剪辫令”的暴烈反抗 。1912年7月,在清帝退位半年之后,山东都督周自齐派了宣传员前往昌邑县劝导民众剪辫 。在县衙门口举行的宣讲会上,宣传员公开剪掉了当地两位乡绅的辫子 。次日,被剪了辫子的乡绅聚集民众,公然打杀了二十七名“无辫之人” 。(12)这种暴力背后,显然有着某种对“辫子”的强烈认同在其中 。一种可能的解释是:虐待里发现快感,奴役中寻出美来 。时日长久,这样的事情难免发生 。人类文化史上也不乏先例 。具体到“辫子”问题,辜鸿铭可算一个典型 。辜当然不会不知道“辫子”承载着一段黑暗的奴役史,但他仍把辫子推为“国粹” 。他的解释是:“孔子曰: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我今亦曰:微曾文正,我其剪发短衣矣!”(13)——太平天国对“辫子”的恨,成就了辜鸿铭对“辫子”的爱;太平天国“丑陋的长毛”,让辜鸿铭不惜美化脑后的“辫子” 。当然,天平天国其实只是诱因,起主导作用的,仍是文化心理的异化 。
注释
①梅兰芳,《梅兰芳自述》,安徽文艺出版社,2013.,P89-90 。②朱尔典爵士致格雷爵士函,1912年2月9日 。收录于《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下),中华书局,1984,P443-445 。③代领事史密斯致格雷爵士函,1911年11月20日 。收录于《英国蓝皮书有关辛亥革命资料选译》(下),中华书局,1984,P231 。④沈航,《辛亥革命后的剪辫与留辫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学刊》2013年第3期 。⑤《胡绍之等致胡适的信》,《辛亥革命史丛刊》(第一辑),中华书局,1980年,第222页 。⑥阎锡山,《呈大总统筹补山西人民生计,先办六政,特设考核处暨办理情形文》,1918年5月25日 。⑦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气象出版社,2013,P412;P407 。⑧王汎森,《权力的毛细血管作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P385 。《清实录》中仅不慎出现过一次“一发千钧” 。⑨沈航,《辛亥革命后的剪辫与留辫问题研究——以浙江省为例》,《浙江学刊》2013年第3期 。⑩金满楼,《门槛上的民国》,新星出版社,2013,P250 。庄士敦的回忆有一定的可信度,王汎森也同样认为:当时,“不只汉人不清楚明代历史的真相,满人对自己的历史也不清楚” 。(11)钱穆,《师友杂忆》,东大图书,1983,P34 。(12)王霞亭,《忆昌邑县“五·一八”惨案》,收录于《文史资料选辑 第1辑》 。(13)《张文襄幕府纪闻·不排满》,收录于《辜鸿铭文集》,海口出版社,1996,P413 。
【清朝灭亡了,为何多数人不肯剪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