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之子掌权只有一位老臣不去祝贺

作为蜀国丞相 , 诸葛亮注重选贤任能 , 一大批人才被提拔到重要岗位 , 并为蜀国的政治、军事、外交发展做出了贡献 。宗预便是其中一个杰出代表 , 《三国志》有传 。
宗预(?-264年) , 字德艳  , 荆州南阳郡安众县(今河南省南阳市)人 。建安年间 , 宗预随张飞入蜀助平益州 , 成为张飞手下的一名低级官员 。建兴初年 , 因才干杰出 , 宗预受到诸葛亮赏识 , 被诸葛亮提拔为主簿 , 后来又升任参军右中郎将 。可以说 , 诸葛亮是宗预仕途上的伯乐 。
诸葛亮逝世后 , 蜀国人心惶惶 , 波及吴国 。当时 , 孙权担心曹魏会趁乱灭蜀 , 继而伐吴 , 同时也想趁机攻打蜀国 , 占领四川 , 于是“增巴丘守兵万人 , 一欲以为救援 , 二欲以事分割也” 。蜀国闻讯后 , “亦益永安之守 , 以防非常” , 吴蜀联盟开始出现裂痕 。在这种内有外困的严峻形势下 , 宗预主动提出要去趟吴国 。宗预面见孙权后 , 凭借三寸不烂之舌 , 阐明利害 。
宗预的言论气魄 , 受到孙权的认同和赞赏 , 吴蜀两国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 。此后 , 宗预多次出使孙权 , 由于他为人坦率耿直 , 深得孙权敬重 , 为吴蜀两国同盟的巩固做出了突出贡献 。延熙十年 , 宗预为屯骑校尉 。当时 , 车骑将军邓芝自江州还朝 , 对宗预说:“按常规 , 六十岁就不再掌管兵权了 , 你怎么还领命呢?”宗预见邓芝不怀好意 , 于是回了一句:“卿七十不还兵 , 我六十何为不受邪?”一句话让到了七十岁还不肯放权的邓芝哑口无言 。
作为一个“抗直”之人 , 宗预对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不感冒 。景耀四年(261年) , 诸葛瞻才升位行都护、卫将军 , 统帅诸将 , 掌握了大权 。当时 , 众人皆去献媚祝贺 , 蜀国老将廖化面见宗预 , 提出二人一起去拜见诸葛瞻 , 宗预表示反对 , 他说:“吾等年逾七十 , 所窃已过 , 但少一死耳 , 何求於年少辈而屑屑造门邪?”说我们都七十多岁了 , 得到的已经足够了 , 现在只差一死了 , 有什么必要去造访年轻后辈而请求关照呢?”所以 , 宗预至死没有前往拜见诸葛瞻 。
宗预早年与诸葛亮有亲密接触 , 自然对诸葛瞻有一定了解 。诸葛瞻自小聪明 , 八岁时就显得很有才华 , 但诸葛亮却“嫌其早成 , 恐不为重器耳” , 表现出对儿子成长的期望和担心 。这一点 , 诸葛亮能看到 , 宗预也能看到 。在宗预看来 , 诸葛瞻名不副实 , 是个绣花枕头 , 虽然对蜀汉像父亲那样忠诚 , 但军事水平远远不如诸葛亮 。他若掌权 , 必然会给蜀汉带来严重危机 。即便宗预早年受到过诸葛亮不少恩惠 , 但对于诸葛瞻 , 他内心里很有些失望的意思 。
果不出宗预所料 , 诸葛瞻执政后 , 内有宦官黄皓乱政 , 外有大将姜维黩武 , 他一样也管不了 。而且 , 诸葛瞻刚愎自用 , 优柔寡断 , 在军事上更是一塌糊涂 。炎兴元年(263年)冬 , 魏国征西将军邓艾奇袭阴平 , 诸葛瞻带领尚书张遵(张飞之孙)、尚书郎黄崇(黄权之子)、羽林右部督李球(李恢之子)督率军队前往抵抗 , 到达涪县后 , 诸葛瞻却盘桓不前 , 贻误了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