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用好卢象升和孙传庭崇祯许就不会亡国了( 三 )


巨鹿地处要冲,是清军必争之地,见卢象升兵少,清军起初存轻视之心,多次发动进攻,都被卢象升奋力打退,整整一个月,清军竟数度攻巨鹿不克 。这时杨嗣昌又添乱,将卢象升的士兵又调出5000归高起潜,十二月,多尔衮集中8万主力围攻巨鹿,开战之前,卢象升抱定必死之心,召集当地乡民哭泣说:“我等死在旦夕,不愿连累百姓遭兵 。”
为免当地百姓生灵涂炭,决定主动进攻,向清军主力发起“自杀式攻击” 。百姓无不感动,纷纷捐出家中仅有口粮 。十二月十五日,卢象升率部在蒿水桥与清军接站,8万清军将卢象升部重重包围,战斗从中午打到深夜,在付出了巨大代价后,清军终于全歼了卢象升部5000兵马,卢象升本人在格杀了20多名清军后,率仅有20余人冲向清军军阵,乱箭之中壮烈殉国 。
可恨的是,卢象升血战时,高起潜率领的数万精兵与他相隔50里,却见死不救 。卢象升殉国后,杨嗣昌还在拼命整他的“黑材料”,甚至逼迫巨鹿知府诬陷卢象升“畏敌怯战”,卢象升尸首被杨嗣昌扣押50天不上报 。卢象升死后,崇祯竟然两年多不给抚恤,直到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才给予追谥,可谓刻薄之极 。崇祯之所以如此,主要还是卢象升坚决主战,不合他的心思 。一棵擎天柱石,虽是被清军杀死,不如说是被崇祯坑死 。
【如果用好卢象升和孙传庭崇祯许就不会亡国了】卢象升的死,对明王朝的打击是沉重的,在明末农民起义时期,卢象升是对农民军胜率最高的将领,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皆一度被他打得奄奄一息,他亲手打造的天雄军,即使在对阵满洲八旗时也毫不逊色 。人品上,卢象升属于绝对苦行僧式的人物,为官清廉,作战身先士卒,公平处事,凡事起带头作用,比如部队缺粮,他就带头断粮,部队打仗,他就带头冲锋 。其人格魅力,就连许多嚣张跋扈的兵匪也格外敬服,比如关宁铁骑的悍将祖宽,镇压农民起义初期,是个出了名的贪婪横暴的角色,洪承畴、杨嗣昌皆不能节制他,他唯独对卢象升服服帖帖 。如此人物,竟无法在崇祯手下施展拳脚,晚清名臣左宗棠西征时,读到卢象升传,不禁感叹道:“如此际遇,诚为天下志士恨 。”
卢象升的殉难,好比一根擎天大柱轰然倒塌,但除了卢象升外,当时大明,还有另一根坚实柱子:孙传庭 。
悲情孙传庭
说到孙传庭,后人有一句通用的说法:“传庭死,明朝亡”,他是大明朝最后的希望 。
这个希望的破灭,其实是被崇祯自己掐灭的 。
孙传庭,字伯雅,山西代县人,和卢象升相似的是,史书上说他“性沉毅,多筹略”,是个性格内向多谋的人物 。他也是在天启年间就入京为官,担任过吏部主事,魏忠贤当权时,孙传庭干脆辞官回家,此后十多年一直在家闲住 。崇祯年间农民军大起,清军入寇不断,与孙传庭交好的京中陕西、山西籍官员不断有人举荐孙传庭出山,于是崇祯八年,孙传庭得到启用,先调为顺天知府,次年又擢升为陕西巡抚 。
而当时的他,面对的状况,甚至比卢象升早期还困难,此时的陕西已经乱成了一锅粥 。更严重的是,卢象升早期练兵,崇祯尚能保障物资军饷 。到孙传庭这里,却穷的叮当,最多只给十万两白银,其他要啥都没有 。但孙传庭很淡定,只给朝廷提一个要求:不给钱我认了,但我要干什么,朝廷也别管 。
孙传庭要干的,其实就是俩事:筹饷,练兵 。到任后先通过强力手段,收回大量军屯土地,部队有了保障,然后恩威并施,逼迫陕西当地的大户与富商分担军饷 。硬是从这些一毛不拔的铁公鸡身上,源源不断的敲出银子 。上上下下的权贵,也就给得罪个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