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延昭排行与称呼之谜:廷昭并非杨业的第六子!

杨家将中除杨老令公外,就数其子杨延昭的名声最为如雷贯耳了 。他智勇善战,在边防二十余年,军功卓著 。史书载,契丹军屡为其败,“惮之而目为杨六郎” 。今天晋西北宁武关周围各县,也遗存有好几处“杨六郎寨”,这些都是杨延昭生前率军活动的区域 。据学者考证,廷昭并非杨业的第六子,那么“杨六郎”的称呼是怎么产生的?是辽方还是宋方先有此称呼?其真实含义又是什么?
杨延昭本名延朗,年幼时沉默寡言,喜为军阵之类游戏 。杨业尝言:“此儿最像我 。”成年即入军伍,跟从父亲征战,史载杨业生前,“每征行,必以从” 。太平兴国中,补供奉官 。雍熙北征,杨业率军攻打应州和朔州,延昭担任先锋,在朔州城下冲杀时,被流矢射中手臂,却愈战愈勇,杀敌无数 。战后,授崇仪副使,出知景州 。又迁崇仪使,知定远军 。
咸平二年(999)冬,延昭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驻兵遂城 。辽军在萧太后的统领下,长驱直入,宋军节节败退,遂城被围 。敌人集中优势兵力,急攻数日,城小兵寡,众心危惧 。延昭悉集城中壮丁,发给武器装备,登城顽强抵抗 。会一夜寒流降温,延昭令士兵汲水灌到城墙之上,清晨该城变为冰城,城墙坚固溜滑,辽兵无法攀登,只得撤退而去 。延昭乘机尾随出击,截获很多武器铠甲 。以功拜莫州刺史,宋真宗高兴地说:“延昭为名将之后,治兵守边有父风,真应该称赞啊!”
景德元年(1004),契丹主与萧太后指挥二十万人马,大举南伐 。宋廷没有坚决抵抗的勇气,最后与之签订澶渊之盟 。这时,朝廷也只给杨延昭统帅刚满万人之军队,但延昭并不气馁,提出建议:敌顿澶渊,离境千里,虽人数多,且为骑兵,但人马疲乏,只需令诸军扼守要路,伏击掩杀,便可歼其大部,幽、易数州也可乘时袭取 。可惜一味屈辱求和的宋真宗,并不理会这一建议,还特别下诏,令前线诸将按兵不动,使辽兵从容退回,且在途中再次掠劫 。延昭只得率领部属单独行动,“抵辽境,破古城,俘获甚众” 。真宗得知后,马上派人到前方监视延昭的行动,不许继续打下去 。
此后,朝廷不断下令,明白警告杨延昭,他的官任是维持保州境内治安,不准越出边境与契丹发生冲突 。不久官徙高阳关副都部署,戍守屯所,边境安然 。延昭所得奉赐悉犒军,与部下同甘苦,身先士卒,号令严明 。在边防二十余年,契丹忌惮之,称他为杨六郎 。大中祥符七年(1014),延昭过世,享年57岁 。没过多少年,杨家将的故事开始流传,延昭的智勇善战又被进一步传奇化,特别是其“杨六郎”的称呼,几乎家喻户晓 。
杨业应有七个儿子,或者说杨延昭兄弟七人 。《续资治通鉴长编》谓杨业殁后,太宗“录其子供奉官延朗等五人及贵子二人”,共为七人 。《宋史·杨业传》说杨业与其子杨延玉殁于陈家谷之役后,“朝廷录其子延朗为崇仪副使,次子殿直延浦、延训并为供奉官,延环、延贵、延彬并为殿直”,也为七子,问题在于其兄弟的排行 。按照中国古代严格的宗法制度所形成的规范,朝廷赠官必须服从长幼有序的原则,既然《长编》与《宋史》都将诸子的顺序以延朗“领衔”,那他分明应为长子 。惟一的问题是牺牲的杨延玉,他与延朗,孰为老大,史书中没有交待 。因为有可能老大牺牲后,由老二领衔 。延朗即延昭,或称杨六郎,他在兄弟七人中并不排行老六是可以肯定的 。
宋末元初徐大焯著《烬余录》则说,契丹“犯寰,(杨)业出战,死之 。长子渊平随殉,次子延浦、三子延训,字供奉;四子延环、初名延朗、五子延贵,并官殿直,六子延昭,从征朔州,功加保州刺史 。真宗时,与七子延彬,初名延嗣者,屡有功,并授团训使 。”余嘉锡《杨家将故事考信录》认为,上述“所载诸子次第,乃颇有据 。史称延浦为次子,则延玉必为长子,延昭为六郎,则排行必第六,故其次序如此 。民间之流传亦有不诬者,此类是也 。”徐大焯把延朗、延昭判为二人,将延玉改为渊平,并未标明出自何处,而余嘉锡先生竟笃信不疑,殊使人不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