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用15座城交换和氏璧,其实不过只是一场外交试探

完璧归赵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典故,这个典故主要是讲赵国使臣蔺相如如何不辱使命的故事 。作为一个典故,这个故事非常成功 。但是如果作为历史事件来说,这是秦国对赵国的外交试探,甚至是给赵国挖了一个大坑 。赵国在名义上赢得了胜利,实际上却被秦国看透了所有的家底 。
一、交换和氏璧其实是一场外交试探
在战国的中期,秦国和齐国是两个大国,形成了东西对峙的局面 。燕国、魏国和韩国还是老样子,楚国在经过几次大败之后,国力已经大幅度衰退 。至于赵国在进行了一轮改革之后,大有称为后起之秀的可能 。秦国利用齐国的战略失误,联合赵魏韩燕等国打残了齐国 。随后,齐国虽然再次复国,但是国力已经大不如前 。齐国已经不再是秦国的主要威胁,反倒是赵国成为了秦国最大的威胁 。赵魏韩三家一体,现在赵国成为了秦国东出之路上的唯一障碍 。为了摸清赵国的虚实,秦昭襄王嬴稷表示愿意用15座城交还赵惠文王手里的和氏璧 。傻子都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自从商鞅把秦国变成虎狼之国以后,秦国从来没有和东方六国讲过最起码的仁义道德 。
将楚怀王忽悠到秦国就是最好的证明,赵国也没有这么好忽悠 。秦国此举的目的无外乎摸清赵国的虚实,看看赵国有没有对抗秦国的底气 。如果赵国同意交换,那证明赵国底气不足,这已经看出了端倪 。如果赵国直接回绝秦国,这证明赵国家底雄厚,准备与秦国硬碰硬 。当秦国的公文递交到赵国以后,赵国竟然表示愿意交换 。从这一点就可以证明赵国服软了,其实秦国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一半 。蔺相如出使秦国的经历虽然十分精彩,使秦王最终没有得到和氏璧 。但是秦王嬴稷怎么会稀罕一块玉呢?蔺相如在秦国的一系列表现从侧面说明赵国惧怕秦国,而且从头到脚的惧怕 。秦国的目的达到了,就行蔺相如完成完璧归赵任务的第二年,秦国便开始向赵国发动了进攻 。
二、秦赵两国的渑池会议则是又一次试探
秦王嬴稷与赵武灵王打过交道,直到赵武灵王的厉害 。但是赵武灵王已经被儿子饿死了,现在是赵惠文王执政 。嬴稷与赵惠文王没有打过交道,因此,嬴稷提议两国在渑池举行一次会议,商讨一下两国的边境问题 。而且希望赵惠文王能够亲自到场,这样方面两国国君亲自商议 。事实证明赵国还是有一点家底的,赵惠文王也有一定的能力,为了防止各国耻笑,赵惠文王前往渑池与秦王嬴稷会面 。只要赵惠文王肯来,嬴稷的目的就达到了 。这可是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江湖了,嬴稷通过一系列的观察,对赵惠文王的能力进行了一番估计 。至于在宴会上戏耍赵王,则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蔺相如挺身出来算是一个小插曲,但秦王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也就不在乎给蔺相如一点面子 。
蔺相如在渑池会议上的表现得到了赵王的赞赏,随后,蔺相如开始进入赵国核心决策层 。那么在渑池会议之后,秦赵两国实现了和平了吗?当然没有 。两国那种中小规模的战役接连不断,双方各有胜负 。秦国一方面利用这种小规模的战事牵制赵国,另一方面则集中主力全面进攻楚国 。楚国这回惨透了,原有的都城被秦军攻陷,气的屈原跳了江 。在经过这一轮重大挫折之后,楚国已经丧失了大翻盘的可能 。楚国一直这么苦苦支撑着,有点半边南朝的味道 。在解决了楚国的问题以后,秦国把目标瞄准了北方的赵国 。就在在这样的局面下,关乎两国命运的长平大战开始了 。


【秦国用15座城交换和氏璧,其实不过只是一场外交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