凑热闹说三国之乱世义侠太史慈( 三 )


新花样马上就来了 。
就在大家开始见怪不怪、连热闹也不再看的第四天一早 , 太史慈与往常一样出了城门 , 突然快马加鞭 , 直向围困者冲去 。大家全让弄了个措手不及 , 直到太史慈已飞驰而过 , 才反应过来 , 连忙上马追赶 。太史慈引弓连射 , 数人应弦而倒 , 剩下的也不敢再追 。
太史慈突围而出 , 遂到平原见刘备 , 请求出兵 。刘备当时还只是一个无名小辈 , 接到孔融的请求简直有点受宠若惊:“孔北海也知道世间有刘备吗!”马上派遣精兵三千人跟着太史慈前去解围 。孔融逃脱一劫 , 对太史慈更加高看 , 称之为“我的小朋友” 。但是太史慈似乎并不十分看重他这个“大朋友” , 事毕即回家通报母亲事情搞定 , 并没有留在孔融手下效力 。
古代人讲究“滴水之恩 , 涌泉相报” , 这笔债不还 , 良心上是过不去的 。所以对方赶着还债 , 对你来说未必是好事情 , 这可能表示他急于摆脱你的束缚——报答了 , 他就不再欠你什么了 。太史慈对孔融是这样 , 后来关羽对曹操也是这样 。相比现代人之“欠帐的是大爷 , 要账的是孙子” , 实在是厚道多了 。
太史慈看不上孔融很正常 , 孔文举是大名人 , 可能也是个大好人 , 但是在算不上一个值得托付一生的好领导、好主公 。不过他为什么也看不上刘备呢?刘备不是被很多英雄人物看好 , 认为“有英雄之器、王霸之资”吗?可能刘备那时还没什么(至少是没有表现出什么)太远大的抱负 , 还有刘备那一点受宠若惊也显得有点掉价 , 或者他们个性不合 , 但恐怕更重要的原因 , 是太史慈的心胸和眼光太高 , 一个小小的平原相并不在他的考虑之内 。
这都很正常 , 良禽择木 , 良臣择主 , 一个优秀人才 , 当然要选择一个最能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可是接下来太史慈所作的选择 , 却不能不说是个失策 。


他投奔的是扬州刺史刘繇 。
说失策 , 有点“事后诸葛亮” , 其实太史慈投奔刘繇还是有很多理由的:他们是同乡 , 而且关系不错;刘繇本人条件也好:出身“汉氏宗亲” , 也是有名的官宦之家:伯父刘宠是有名的清官 , 后来做到了太尉;父亲刘舆作过山阳太守 。哥哥刘岱也历任侍中、太守等职 。刘繇本人“有隽才” , 十九岁时因救回被强盗劫持的叔叔而一举成名 。后举孝廉 , 又被举为茂才(高级优秀人才 , 每州每年只能推荐一个)——为此还起了一点小风波:州刺史对提名人说:去年你让我推荐的是他哥哥 , 今年又推荐他 , 这个名额岂不成他们家的了?提名人说:谁让人家优秀呢 , 您举荐他们兄弟两个 , 就是“御二龙于长涂 , 骋骐骥于千里” 。刘繇就是这样被人寄予厚望 , 可谓政坛上的希望之星 。
放在太平盛世 , 刘繇也真可能是一个好官 , 可是偏偏赶上了乱世 , 而他又实在不是“枭雄”的材料 。正如其传评曰:“刘繇藻厉名行 , 好尚臧否 , 至于扰攘之时 , 据万里之土 , 非其长也 。”
太史慈到刘繇处的原因 , 《三国志》只是说:“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 , 慈自辽东还 , 未与相见 , 暂渡江到曲阿见繇” , 似乎只是拜访朋友 , 不过也可能有投效的打算 。刘繇此时因为旗帜鲜明地反对打算称帝的袁术 , 刚被朝廷任命为扬州牧 , 已经是地位很高的一方诸侯 。对太史慈这样一个“职场新人”来说 , 到刘繇手下做事 , 起点不可谓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