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梦有哪些常用的道具?( 五 )


掌握了这个方法 , 诸如《心愿》、《明天》、《路》、《春雨》等词语构成的题目其立意构思的内容就容易多了 。又比如说 , 我们还可以从同义词、反义词的角度去审题.有些命题者为增加题目的新奇性和迷惑性 , 故意转弯抹角.甚至故弄玄虚 , 以增加审题的难度 。对这类题目.我们不妨抽掉原题的个别字.代入一个新词 , 也许可以出现柳暗花明的奇景 , 很快明白题旨 , 找准写作范围和对象 。如题为《啊 , 珠江水》 , 这个“啊”字含有惊喜、赞美之意 , 可用“赞美”来代替 , 因此题目就为《赞美你呀 , 珠江》:多少年来珠江江水吞噬了多少财产、吞没了多少人的性命 , 但在改革开放以来 , 珠江两岸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 珠江恶水变成珠江美水.由咆哮的“野兽”变成了沁人心脾的甘泉、滋润万物的雨露 , 这不值得赞美吗? 例二.从化学的“参考系”去审题 曾有人提出过所谓审题的“化学配平法” 。所谓“化学配平法”就是借助化学方程两边的等式保持平衡的原理来审题、立意和构思 。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由一个比喻的喻体或一个象征性的事物构成的题目 。像《暖流》一题 ,  “暖流”是喻体 , 本体可以是*的政策的鼓舞 , 可以是师长的教导和慰勉.也可以是同学的理解和帮助 。还可以用其他的事物来作本体 。像《考试》这个题目 , 可以实指文化科学方面的一次实实在在的考试 , 也可指人生道路上的一次考验 。
像《礼物》这个题目 , 既可以指人情往来方面赠送的珍贵礼品.也可以指在某方面的突出成绩或成果 , 还可以是父母、师长的金玉良言 。至于写《灯塔》、《桥》、《蜡烛赞》、《铺路石》等象征类的题目 , 虽有一定的难度 , 但用此法审视.可代虚为实 , 很快可以下笔 。例三 。从史地的“参考系”去审题 学习历史、地理 , 就是要学会从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参考系”来看待问题 。有些作文题目从表面看来选材的范围极窄 , 无法写作 。如有一位老师命题为《在今天的课堂上》 , 可这节课是一打上课钟刚坐定老师就命题 , 命完题就要写.老师就等着收卷 。从上课到命题不到一分钟 , 严格说来取材的范围就是这么一分钟内所发生的事 。一分钟能做什么呢? 因此必须大胆地超越这个时空到“今天的课堂”以外的广阔天地里去选取材料:平时同学们刻苦学习的事迹.老师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精神 , 学校领导抓教学积极支持教改的功绩.都可以用作“在今天的课堂上”的材料.这样文章的内容就丰富多了 。再比如写《今日见闻》这个题目 , 不要只把思维局限在“今日”这个狭小的圈子里 。同样 ,  《我的一天》、《明天的我》 , 也不可囿于“一天”、 “明天”、 “一年”的时间 , 甚至于“我” , 也可以设想把别人做的事移植过来.只要符合情理 , 这个时间空间的界限是完全可以突破的. 例四.从政治的“参考系”去审题 学习政治 , 离不开规律 。
事物的发展的确有一定的规律.而且也有一定的顺序和线索.把这种客观事物固有的发展顺序移用到写作上来 , 成为文章组材的顺序也是审题构思的一个角度 。广为流传的《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一文.就是按“寻找特效药和运送特效药”的线索来组材 ,  《项链》一文就是按“借项链一失项链一赔项链”的发展顺序来展开情节 ,  《土地》一文就是按“珍措土地一保卫土地一建设土地”的感情发展顺序来展开联想 ,  《幼学纪事》就是按“上学一失学一求学”的发展过程来叙述他的求学生涯 。像“天上一人间一**”、 “东一南一西一北一中”、 “少年一青年一中年一老年”、 “春一夏一秋一冬”、 “试验一失败一成功”、“开端一发展一**一结局”等这些事理和物理的固有顺序都顺应了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不都可以成为文章构思的线索吗?至于写《十年后的故乡》、 《我的成长》等就可以分别按“盼故乡一回故乡一建设故乡”、“《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来审题立意构思 。点评 如今的中考、高考考生的作文与头些年有一个很大不同就是 。考生的文章本身还可以 , 但就是内容雷同 , 缺乏新意 。而头些年是文章本身不行.文字不通顺.审题也不准确 。看来 。审题能力的强弱 , 已成为拉开作文成绩的一个关键 , 而审题能力的一大特征.就是要思路开阔 , 能从许多角度去构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