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皇帝吃饭,另有一套专业术语:是绝对不准别人说错的 。饭不叫饭而叫“膳”,吃饭叫“进膳”,开饭叫“传膳”,厨房叫“御膳房” 。到了吃饭的时候——并无固定时间,完全由皇帝自己决定——我吩咐一声“传膳!”,跟前的御前小太监便照样向守在养心殿的明殿上的殿上太监说一声“传膳!”殿上太监又把这话传给鹄立在养心门外的太监,他再传给候在西长街的御膳房太监……这样一直传进了御膳房里面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等回声消失,一个犹如过嫁妆的行列巳经走出了御膳房 。这是由几十名穿戴齐整的太监们组成的队伍,抬着大小七张膳桌,捧着几十个绘有金龙的朱漆盒,浩浩荡荡地直奔养心殿而来 。进到明殿里,由套上自袖头的小太监接过,在东暖阁摆好,平日菜肴两桌,冬天另设一桌火锅,此外有各种点心,米膳,粥品三桌,咸菜一小桌 。
所谓的“摆谱”,不是东北人的摆家谱,而是摆菜谱 。清朝标准御膳,每顿饭有120道菜,要摆三张大桌 。此外还有主食、点心、果品等 。后来,有的皇帝觉得这样太浪费,菜谱变少,120道减为64道;慈禧太后的老公奕詝当皇帝时的咸丰年间,又减为32道;奕詝死后,垂帘听政的慈安太后,再减为24道 。慈安太后死后,独揽大权的慈禧太后又摆起了谱,恢复了每顿饭百道大菜的老规矩,一顿饭少说要花200两银子 。
称皇帝吃饭时摆谱还有一层意思,就是每道菜名叫什么,掌勺的大厨是谁,在盘子边都要标得一清二楚 。这样一是保证饭菜的质量,显掌勺的手艺;二是万一饭菜出了质量问题,比如有毒,追究起来也方便 。如今上等级饭店也会这样做,不知是不是学自皇家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皇帝的餐具也是有讲究的,以金银器为主,即使是陶瓷制品,也是上好的质地 。其中,金质碗、碟、盘等器皿最能显示皇家的气派,故而皇家都喜欢“金饭碗儿” 。如果改用其他质地的器皿盛饭菜,会惹主子生气的 。清顺治皇帝御制《端敬皇后行状》中透露了当初废掉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情况,原因之一就是她“癖嗜奢侈”,“尝膳时,有一器非金者,辄怫然不悦” 。除了金器,银器在皇帝的餐具中,也占有很大比例 。
如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十一月初三日《御膳房金银玉器底档》所记的餐具如下——
图片来源于网络
金羹匙1件、金匙1件、金叉子1件、金镶牙箸1双、银西洋热水锅2口、有盖银热锅23口、有盖小银热锅6口、无盖银热锅10口、银锅1口、银锅盖1个、银饭罐4件、有盖银桃子6件、银镟子4件、有盖银暖碗24件、银盖碗6件、银钟盖5件、银錾花碗盖2件、银匙2件、银羹匙13件、半边黑漆葫芦1个、内盛银碗6件、银桶1件、内盛金镶牙箸2双、银匙2件、乌木筷10双、高丽布3块、白纺丝1块、黑漆葫芦1个、内盛皮7寸碗2件、皮5寸碗2件、银镶里皮茶碗10件、银镶里5寸无分皮碗1件、银镶里罄口3寸6分皮碗9件、银镶里3寸皮碗22件、银镶里皮碟10件、银镶里皮套杯6件、皮3寸5分碟10件、汉玉镶嵌紫檀银羹匙、商丝银匙、商丝银叉子2件、商丝银筷2双、银镶里葫芦碗48件、银镶红彩漆碗16件 。
从这份档案中可看出,乾隆所用餐具中,绝大部分都是银器 。如果说皇家喜欢金,那是为了显示气派和高贵,而使用银器,则有很多实际功能 。在中国历史上,并不乏皇帝被人在饭菜中做手脚而毒死的事件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资治通鉴·晋纪八》(卷86)记载,汉惠帝司马衷,“食饼中毒,庚午,崩于显阳殿” 。所以,皇家为了保证食品安全,过去通常有两种办法,一是在皇帝用膳前让别人先尝,这差事往往是侍膳太监的份内事,叫做“尝膳” 。如果有毒,皇帝就可躲开毙命的危险 。再是,餐前验毒,常用工具就是银器 。
- 明朝廷杖:开国皇帝朱元璋首创棍子大打官员屁股
- 齐宣王的王后齐宣王为何娶奇丑女为后
- 揭秘:萧何贪污汉高祖刘邦为何不怒反悦
- 历史探究:为什么中国人没有发现新大陆?
- 晏子赎越石父展现晏子什么特点晏子谏杀烛邹是为何
- 洛基为什么又被称为火神?洛基火神的身份怎么来的
- 娶妾单单只为传宗接代这样像就大错特错了
- 十三世达赖是谁?十三世达赖为什么出逃印度
- 墓中的这几种古玩,连盗墓贼都不敢要,因为太邪门
- 晋朝一婢女被封入墓穴十年后为何还能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