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生死抉择改变了历史注定了悲剧

公元前204年底,韩信打败项羽的大将龙且,占领了整个齐国的地面,威震天下,搞得项羽和刘邦都很紧张 。跟刘邦要官,要做齐王,刘邦也不敢得罪,立马就准了 。
那么,韩信知足吗?这是个问题啊,人生走向哪里,往往都是受这个问题的影响 。
韩信知足吗?他知足,他从心底里感激刘邦,至少从史书上来看,当时的韩信对刘邦是忠诚的 。《史记》上详细记载了,项羽的使者怎样游说韩信 。这个使者一针见血地指出:韩将军啊,你不用感激刘邦,刘邦是靠不住的,刘邦这个人有两大缺点:
一是贪得无厌 。灭了秦朝之后,项王分封天下,完了,各就各位,多好啊,天下苍生不就都幸福了吗 。刘邦呢,他觉得自己吃亏了,打下了关中,又来打项王,非得天下都给了他才行 。你跟这样的人混,你想想自己能剩下东西吗?
二是忘恩负义啊 。刘邦
身居项王掌握中数矣,项王怜而活之 。--《史记*淮阴侯列传》
【韩信的生死抉择改变了历史注定了悲剧】好几次,刘邦都落在项王的手里 。项王都可怜他,没杀他,放走他 。你别以为是他真自己逃的,其实都是项王手下留情的 。可是什么呢?
因为人的欲望无穷,人心难测啊 。
友情是如此,君臣之情就更靠不住了 。越王勾践要是没有范蠡和文仲辅佐着,别说灭吴国了,他自己早死八回了,可是怎么着,最后还不是玩一个兔死狗烹,把文仲给杀了 。范蠡那是跑得快,要是跑得慢了,也肯定得让勾践弄死 。
另外,还有一句名言,您应当也听说过吧 。
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 。--《史记*淮阴侯列传》
武功和谋略已经强到让君主都感到威胁的人,就有身家性命的危险了;功劳大到盖过了君主的人,就没法再被奖赏了 。
您现在就是这个情况了,您现在
戴震主之威,挟不赏之功,归楚,楚人不信;归汉,汉人震恐 。--《史记*淮阴侯列传》
刘邦、项羽谁都不会信任您的,谁也不敢把您养在手底下的,您跟谁,都是死路!
蒯彻这番话说出来,韩信就冒了汗了:先生,您不要说了,我好好想想吧 。
蒯彻:好吧,您好好想想吧 。我先走了 。
然后,过了几天,韩信没动静 。
蒯彻一琢磨:看来这把火烧得还不够啊,我还得再给扇扇风 。
他就又来劝韩信下决心:
大将军啊,估计这几天您也想得差不多了 。有句话叫,
随厮养之役者,失万乘之权;守儋石之禄者,阙卿相之位 。--《史记*淮阴侯列传》
“厮养之役”就是砍柴喂马的杂役,就是小跟班、小跑之类的活儿,你要是就习惯了干这种活儿了,那就得“失万乘之权”,指挥一万辆战车的那种权力,那种感觉,你这辈子就没机会感受了 。
“儋石之禄”,非常微薄的薪水,上班族,工薪层,你就挺知足,这是铁饭碗,舍不得撒手,那好吧,卿相之位,你这辈子就也没机会了 。
您不要感觉,现在这一切,都是汉王刘邦给的,就老知足了,是吧 。这跟帝王之位还差得远呢?您现在有机会争取!还犹豫什么呢?还有什么好迟疑的呢?
知者,决之断也;疑者,事之害也 。--《史记*淮阴侯列传》
什么叫智慧?敢想敢干,想到就做,善于决断,就是智慧 。
犹疑不决那是做事的大忌啊,坏事都坏在犹豫、迟疑上面了 。
人为什么会犹疑不决呢,往往都是因为对于细节的问题过于算计,这也是个问题 。有道是,
审毫毛之小计,遗天下之大数 。--《史记*淮阴侯列传》
你要是让那些小细节、小问题占满了自己的心思,那就没办法去谋划天下大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