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伯谦之死是一桩冤案吗?还原真实的方伯谦( 五 )


方伯谦无话可说 , 即令升火起锚 。但济远总车(轮机长)洋员哈富门认为船炮俱坏 , 万一遇上日军无以御敌 , 他向德籍洋员汉纳根(北洋水师的德国籍总教习 , 李鸿章的副官)力争 。汉纳根不听 , 哈富门便辞去总车之职 , 坚决不出海 。
济远舰冒着巨大风险 , 找到了广甲 。由于广甲触礁极其严重 , 济远费九牛二虎之力 , 仍拖拽不动 , 只好在9月23日早晨将广甲官兵运至旅顺口 。
就在济远舰官兵营救广甲舰之际 , 丁汝昌与李鸿章之间却在密切联系 , 往来电报 , 罗列了方伯谦首先逃脱 , 牵乱队伍等诸项罪名 。
这是因为 , 李鸿章和他的淮军亲信们 , 面临着来自北京的巨大压力 。
早在牙山失守时 , 主战派大臣就已出离愤怒 。9月11日 , 光绪皇帝的近臣、翰林院侍读学士文廷式上奏 , 揭露李鸿章包庇丁汝昌 , 斥责丁汝昌“置叶志超的陆军生死于不顾 , 任其孤军无援 。”
与此同时 , 在李鸿章掌管的天津军械局 , 抓到了日本间谍石川五一 , 石川就住在官员刘芬家 , 而刘芬又是李鸿章的外甥——军械局总办张士珩的“书办”(秘书) 。甲午战争期间 , 朝廷时常把官员骂李鸿章的奏章抄给他看 。这次 , 在自己身边竟出了奸细 , 李鸿章气急败坏 , 为了洗清身上的污浊 , 他遵旨亲自组织处决 , 石川按西法枪毙 , 刘芬依中法斩首 。
可是言官还不满足 , 继续发动攻势 , 大有不搬倒李鸿章决不罢休的样子 。光绪帝终于在9月16日、黄海海战的前一天 , 给李鸿章下了圣旨 , 以“总未能迅赴戎机 , 以致日久无功”为由 , “著拔去三眼花翎 , 褫去黄马褂 , 以示薄惩” 。
这个所谓的“薄惩” , 对于李鸿章来说 , 意味着朝廷对他失去信任与倚重 , 日后一旦真的出事 , 从重惩治就要变成现实 。因此 , 当黄海海战失利消息通过丁汝昌的电报传到他的手中时 , 他立即感到问题的严重性 , 惊恐慌乱之中 , 他不得不和丁汝昌合演一场“借刀杀人”的戏 , 找个替罪羊 , 以加固丁汝昌这道防线 , 保自己过关 。
问题是 , 为什么是方伯谦 。
前面说过 , 方伯谦从小聪颖过人 , 读书甚多 , 对于战略战术及海军各种技术均有很深的造诣 。当上管带后 , 又屡受褒扬 , 曾经连升三级 , 引起同行妒嫉在所难免 。而且 , 根据方伯谦的夫人的御状 , 方伯谦为人性情耿直 , 不善溜须拍马 , 说话直言不讳 , 在同僚中关系紧张 。比如:与丁汝昌结下私怨 。
图为1894年英国《The Graphic》画报上 , 在黄海海战中致远号即将沉没的想象画 。方伯谦所指挥的济远舰也遭受重创 , 但方伯谦下令脱离舰队 , 使济远成为第一个回到军港的舰支 。他的自作主张 , 导致了“临战脱逃”罪 。
北洋水师的衙门刘公岛风景优美 , 众将佐纷纷在此搞房地产开发——建别墅 , 方伯谦出过洋 , 别墅建的洋气 , 租他房的人多 。丁汝昌也学着建 , 但他建的房子土气 , 没有人租 。丁汝昌是安徽叫花子出身 , 15岁时 , 才扔掉打狗棍加入了太平军的程学启部 , 后来随程学启叛变太平军 , 加入淮军 。不要说高技术的海军 , 连近代陆军他也不甚了解 。仅仅因为是李鸿章的亲信 , 才得此高官 。与此相对 , 方伯谦学贯中西 , 看不惯丁汝昌又外行又专横的作风 。《冤海述闻》记载 , “丁每与方言事 , 欲用统领压力制人 。方每不让 , 侃侃争论 , 丁每为之屈” 。因此 , 方与丁积怨日深 。此外 , 1884年 , 方伯谦和汉纳根建造旅顺口炮台时 , 每座炮台方伯谦只花银几千两 , 汉纳根花了几万两 , 财务曝光后 , 汉纳根无法中饱私囊 , 也和方结下了“梁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