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再起的由来,到底是怎么来的?东山究竟是指哪座山?( 二 )


“放心吧 , 我们绝不会失败 , 要不然我怎么会让亲侄子去送死?”
就这样 , 官兵们居然全都相信了(不得不说 , 谢安这哥们还挺会忽悠的) , 有的甚至还坚定不疑地认为东晋必然会是那个笑到最后的赢家 。
后来 , 淝水大战终于拉开了帷幕 , 急功近利的苻坚 , 在缺乏冷静头脑客观的分析下 , 竟武断的认为东晋的将士皆都是草包 , 根本不足为虑 , 为了早日实现自己一统南方的梦想 , 他甚至犯了“有众百万 , 资仗如山……投鞭于江 , 足断其流”的低级错误 。
结果 , 当苻坚的弟弟苻融登上寿阳城楼 , 望见晋军布阵齐整 , 将士精锐 , 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为人形之时 , 顿时慌了:
难道晋军是故意请“我们”入瓮?其实胸有成竹的他们 , 早就做好了将我们全歼的准备 。
为了验证真伪 , 苻坚不得不亲自派人去查看晋军主帅的一言一行 , 当他发现谢安稳坐东山之中悠闲自得的与人对弈 , 根本没有兵临城下的丝毫慌乱与不安之时 , 心里顿时便没了底气:
“难道他们真的是有备无患?”

东山再起的由来,到底是怎么来的?东山究竟是指哪座山?

文章插图
最后 , 在草木皆兵与风声鹤唳的加持下 , 不可一世的苻坚果真中计 , 大败而逃 。
东山再起的由来,到底是怎么来的?东山究竟是指哪座山?

文章插图
然而 , 最后得胜的喜报传到东山 , 谢安却只是点了点头 , 随后二话没说 , 还是继续下他的棋……个人感觉谢安其实早已是热锅上的蚂蚁 , 而他的所作所为也只是故作镇静罢了……不得不说这哥们还真沉得住气 。
谢安仅仅只有八万余人 , 且还是临时拼凑的“乌合之众” , 却战胜了号称手握百万雄师 , 志在必得的前秦天王苻坚……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 , 这就是智慧的博弈与胆识的较量 。
经过淝水一役 , 救了东晋 , 能够让皇帝再继续苟延残喘下去的谢安 , 最终被封为了三公之一 , 成为了东晋历史上最著名的政治家 , 军事谋略家 , 而他所隐居的会稽郡东山 , 也被后人锻造成为了“东山再起”的发源地 。
东山再起的由来,到底是怎么来的?东山究竟是指哪座山?

文章插图
二 , 三国江宁版本的“东山再起”
其实除了谢安版本 , 还有一种在江宁周边地区流传已久的“东山再起”:
说江宁的东山原来叫土山 , 据说是当年小秦王(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 梦中偶得神赐法宝 , 自此后便开启了驱山赶海的荒唐生活)举着神鞭赶山驱海时自一座叫做“方丘”的巨型山脉上掉下的一撮土 , 故名土山 。
后来呢 , 三国时期的吴国“机缘巧合”之下 , 便正好将都城建在了此土山之上 , 因此这吴国其实一开始也叫“土”吴 。
公元229年5月23日 , 孙权称帝 , 建立“吴”国 , 史学界称为孙吴 , 由于孙吴统辖的地域正好又位于三国(其它两国为曹魏与蜀汉)之东 , 故这孙吴便又被称为“东吴”(东面土山上建立的国家) 。
从某种层面上来说 , 继承了哥哥孙策遗业的孙权 , 也算是将原本由盛转衰 , 快要濒临破产的东吴集团最终给整“上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