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的诸葛亮有多难

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丞相 , 安抚百姓、遵守礼制、约束官员、慎用权利 , 对人开诚布公、胸怀坦诚 。为国尽忠效力的即使是自己的仇人也加以赏赐 , 玩忽职守犯法的就算是他的亲信也给予处罚 , 只要诚心认罪伏法就是再重的罪也给予宽大处理 , 巧言令色逃避责任就是再轻的过错也要从严治理 , 再小的善良和功劳都给予褒奖 , 再小过错都予以处罚 。他处理事务简练实际 , 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 不计较虚名而重视实际 , 贪慕虚荣的事他都不做;终于使蜀国上下的人都害怕却敬仰他 , 使用严刑峻法却没有人有怨言 , 这是因为他用心端正坦诚而对人的劝戒又十分明确正当的缘故 。可以说他是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 , 其才能可以与管仲、萧何相媲美 。
其实诸葛亮心里很苦 , 诸葛亮说不出 。看过三国演义的人都会认为 , 诸葛亮很幸福 。
网络配图
其一 , 自己有才华 。隐居隆中 , 自比管仲乐毅 , 虽然别人不了解自己 , 但是在好朋友中间 , 诸葛亮的知名度却很高 , 你像崔州平石广元徐庶等人都对诸葛亮很推崇 。大名士司马徽也很赞许诸葛亮 。
其二 , 虽然隐居茅庐 , 可当时名士黄承彦却把自己的掌上明珠黄月英嫁给了诸葛亮 , 那黄月英博古通今、黄承彦与荆州牧刘表一担挑 , 从此在荆州地界 , 诸葛亮如鱼得水 。
其三 , 诸葛亮受到刘备的礼遇 , 三顾茅庐求得孔明出山 , 如此礼贤下士的举动 , 让很多读书人艳羡不已 。刘备称帝后 , 任命诸葛亮为丞相 , 刘备死前 , 遗命诸葛亮为托孤重臣 , 并让储君刘禅尊为相父 。
不过诸葛亮的日子过得也苦:
其一 , 在关羽手下过生活 , 总要像大人哄孩子一样 , 逗关羽高兴:诸葛亮对待关羽 , 特别注意分寸 , 并努力维持一个客客气气的良好关系 , 因为关羽并不十分买军师账的 。孔明的联吴方针 , 他执行不力 , 就是一证 。虽然关羽远在荆州 , 但这个人从来未把自己的地位摆正 。马超投蜀以后 , 为解决益州问题立下功勋 , 获得殊荣 。关羽不服气 , 要离开荆州到西川来同马超较量 。诸葛亮连忙给他写信安抚 , 一顶高帽子 , 才使此议寝息 。刘备为汉中王后 , 要用黄忠作他的后将军 。诸葛亮说:“忠之名望 , 素非关、马之伦也 , 而今便令同列 。马、张在近 , 亲见其功 , 尚可喻指;关遥闻之 , 恐必不悦 , 得无不可乎!”这番话 , 可以看出诸葛亮对他的态度 。
网络配图
【揭秘:对刘备父子忠心耿耿的诸葛亮有多难】其二 , 在刘备手下 , 诸葛亮也很憋屈:关羽失掉荆州后 , 刘备举兵伐吴 , 也没有把诸葛亮带在身边 , 而且刘备并没有理会诸葛亮的意见 。蜀军被火烧连营、一败涂地之后 , 诸葛亮感叹地说道:“法孝直若在 , 则能制主上 , 令不东行;就复东行 , 必不倾危矣 。”从话语中足以见得刘备对法正才算称得上是言听计从 , 而诸葛亮则还是略逊一筹 。
其三 , 历史上 , 诸葛亮与刘禅的关系十分微妙 , 刘禅尊诸葛亮为相父 , 即诸葛亮是刘禅的长辈 , 同时 , 诸葛亮也是刘禅的臣子 , 但诸葛亮似乎是忘记了后者 , 常常以长辈的身份与刘禅交谈 , 甚至直接指责 , 朝中之事 , 事无巨细 , 都要由诸葛亮本人过问 , 刘禅已经成了傀儡皇帝 , 诸葛亮北伐前在出师表中也是以长辈的身份对刘禅各种叮嘱 , 并擅自安排了自己的亲信在刘禅身边监督刘禅 , 对此刘禅很不满 , 曾经说:政则葛氏 , 祭则寡人 。诸葛亮死于章武十二年春 。景耀六年春 , 诏为亮立庙于沔阳 。从死到立庙是二十四年的时间 。二十多年都没有为诸葛亮立庙很能说明问题:那就是刘禅对诸葛亮的怨恨是很大的 , 绝不是国家没钱为他立庙更不是忘记为他立庙 。对一位对刘禅起着重大影响的相父是不会忘记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