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釜沉舟是谁?项羽“破釜沉舟”在何处?

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十二月,楚国反秦首领项羽面对强大的秦军,命六万楚军破釜沉舟,以决一死战、绝不退还的大无畏精神渡过漳河,在今河北省巨鹿一带与秦国上将章邯、王离展开决战,全歼王离军二十万,迫使章邯二十万军投降 。巨鹿之战,摧毁了秦军主力,扭转了历史走向,拉开了亡秦序幕,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著名战役 。因此,项羽令无数后人称赞与景仰 。司马迁在《史记》中把项羽与秦始皇、汉高祖并列 。
项羽“破釜沉舟”具体在什么地方?不断引起学者的争议 。本文以《史记﹒项羽本纪》记载破釜沉舟前后经历的地名、古人对这些地名的注释以及实地考察等为依据,说明“破釜沉舟”发生在今洹水南安阳古城西北、安丰乡渔阳村北漳河上古“三户”渡口及其东南平原地区 。
一、破釜沉舟的背景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爆发陈胜、吴广起义;同年九月,项梁、项羽和刘邦相继聚众起义;被秦所灭的六国贵族也纷纷起兵 。秦二世二年(前208年)九月,秦国上将军章邯打败并杀死反秦义军首领项梁(项羽的叔父),认为楚地已不足忧,于是渡过黄河和前来增援的王离20万军队一起大败赵国军队 。赵王歇、大将陈余、国相张耳,逃进钜鹿城 。章邯命王离、涉间包围了钜鹿 。赵王派使者向楚怀王(秦二世二年六月,项梁采纳范增的建议,立楚怀王孙子熊心为楚怀王,袭用其祖父谥号)以及各诸侯国求援 。
楚怀王为鼓舞士气分兵两路: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军数万北上救赵;另一路以刘邦为主帅进攻秦地关中,并许诺谁先攻下关中,就封谁为关中王 。
二、破釜沉舟的经过
《项羽本纪》记载:楚怀王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救赵 。其他各路将领都隶属宋义 。“行至安阳①,留四十六日不进 。项羽曰:‘吾闻秦军围赵王钜鹿②,疾引兵渡河③,楚击其外,赵应其内,破秦军必矣 。’宋义曰:‘不然……不如先斗秦赵(先让秦、赵两方相斗) 。夫被(pī)坚执锐(穿坚固甲胄,握锐利武器 。谓上阵战斗或作好战斗准备),义不如公;坐而运策,公不如义’ 。” ……项羽对将士说:我们齐心合力攻秦,他却久留不行 。现在饥荒年百姓贫困,将士们吃芋头(指薯类)豆子,军中没有存粮,他竟然置备酒筵大会宾客,不率军队渡河去赵国取得粮食,跟赵合力攻秦,却说利用秦军的疲惫 。秦国那样强大,去攻打刚刚恢复的赵国,必定是秦国攻占赵国 。怎么利用秦国的疲惫?再说,我们楚国刚打了败仗,怀王坐不安席(形容心中有事,坐立不安) 。集中楚国兵卒粮饷交给上将军一人 。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上将军不体恤士卒,却派自己的儿子去齐国为相,不是国家贤良之臣!
项羽早晨去参见宋义,就在军帐中斩下宋义的头,出来向军队发令说:“宋义与齐谋,反楚 。楚王阴令(秘密命令)羽诛之 。”这时诸将都畏服项羽,没人敢出声 。“……怀王因使项羽为上将军” 。
项羽杀了宋义,“威震楚国,名扬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率卒二万渡河③救钜鹿 。战少利,陈馀复请兵 。项羽乃悉引兵渡河③,皆沉船,破釜甑(釜:锅;甑zèng:做饭用的一种瓦器 。缩写为成语 “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饭锅打破、渡船凿沉,比喻做事果断不留退路),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 。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截断两旁筑墙,给王离运输粮草的道路)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 。”

破釜沉舟是谁?项羽“破釜沉舟”在何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