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大败太平天国的江忠源究竟是怎么死的?江忠源的死与胡元炜有什么关系( 二 )


胡元炜的确是从四品庐州知府 , 但他可不是庐州城里最大的官儿 。当时的庐州是省会 , 所以在正牌巡抚江忠源上任之前 , 布政使刘裕鉁代理巡抚之职 , 在省城主抓着全面工作 。除了刘裕鉁 , 省级大咖前任布政使李本仁、从二品副将松安、正四品都司戴文澜、马良勋等人也都在这座孤城里挤着呢!顺便说一句 , 曾国藩任京官期间最好的朋友兼儿女亲家 , 如今的池州知府陈源衮也过了江 , 跑到了庐州来 。这不是倒霉催的吗?
胡元炜是文官 , 相比起来品级也不算高 , 所以守城的职责于情于理他只能承担一部分 。那么多大官在前 , 怎么也轮不到一个小知府出马去骗江忠源 。
其次 , 故事中的江忠源是被骗去的庐州 , 那么 , 他能否选择不去呢?
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 , 迅速开始了西征 , 安徽成为了西征军的必经之路 , 省会安庆被拿下 , 清安徽省政府只得搬家去了庐州 。不久 , 石达开主持的安庆易制开始 , 翼王除了在安庆经营民政 , 还在安徽展开了攻城掠地的军事行动 , 新省会庐州自然成为了首选目标 。
安徽军情紧急 , 江忠源又在哪里呢?
答案是湖北 。因此 , 咸丰几次下诏 , 催促他到安徽就任巡抚统筹全局 。
江忠源自然可以选择不去 , 但从此他势必要和升迁之路说再见了 。那么多十年寒窗考上的进士都在基层当小县令呢!皇帝凭什么提拔一个举人当巡抚?还不是看中江忠源能战会守 , 足以在危难之机独当一面吗?
因此 , 江忠源马不停蹄向安徽赶路 , 谁知走到安徽的六安时生了一场大病 。布政使刘裕鉁听到江忠源在六安 , 星夜派人把巡抚大印送了过去 。江忠源作为安徽巡抚 , 当然要义不容辞的前往 。
太平军破庐州
再次 , 胡元炜是不是在城破前就是太平军的内奸了 。
胡元炜的庐州知府是太平天国为他捐的 , 这个谣言流传甚广 。
然而 , 打开道光二十年(1840年)十一月初三的上谕档我们可以看到 , 在那时 , 胡元炜是丁忧的太平府知府 , 他离任之前 , 还参加过林则徐的硝烟运动呢!1840年 , 洪秀全正在山沟里苦逼地当民办教师 , 胡元炜的升迁 , 与太平天国真真正正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
洪秀全教学
最后 , 我们具体看一下江忠源布置的庐州城防情况好了 。
庐州有七个城门 , 江忠源到庐州后 , 把城门承包给了几个官员 。其中 , 水西门和大西门最为难守 , 这两个地方江忠源一个自包 , 一个分包给了他带到庐州的湖南亲信 。至于胡元炜呢?被分到了大东门 , 与江忠源相隔甚远 , 正处于庐州城的东西两端 。
我们再看看庐州城破的最后时刻 , 是哪里先被太平军打开缺口 , 导致庐州陷落的呢?是胡元炜负责的大东门吗?
非也非也 , 是水西门!
水西门 , 不是江忠源的责任门吗?太平军对水西门进攻的同时 , 对小东门、南门也展开了云梯攻城 , 然而 , 这两个门也不是胡元炜的责任区 。江忠源自己没有守好自己的辖区 。
庐州之战地图
有的历史书不假思索地给胡元炜扣了个叛徒的帽子 , 并想当然地脑补了胡元炜策反江忠源水西门勇丁一事 。然而 , 假如胡元炜早已在城破前就与太平军暗通款曲 , 并下定决心献城 , 他完完全全不用挑战那种高难度的投降模式 。在能人江忠源的眼皮底下做间谍工作的难度大还是直接打开自己守卫的大东门难度大是不言而喻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