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直爽处事果断的苏颋是如何逐渐成为宰相

苏颋的唐朝著名宰相,关于苏颋的生平经历可通过苏颋简介而得知 。通过苏颋简介得知,苏颋生于公元670年,卒于公元727年,享年57岁 。苏颋是陕西武功人,父亲是尚书左仆射苏瑰 。苏颋自幼喜欢读书,在父亲的熏陶之下,苏颋对文学领域、政治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根据记载说,苏颋从小聪明过人,能一目十行,他看过的书籍都能过目不忘 。
苏颋
等到苏颋青年时期,他便参加了科举考试 。苏颋在科举考试中,一举夺得进士,因此进入唐朝廷为官 。随后,苏颋担任乌程县尉,而后又被推举为左司御率府胄曹参军,不久之后,苏颋担任监察御史一职 。公元702年,在统治者的示意下,苏颋奉命核查来俊臣等管理审判的案件 。在苏颋的调查下,发现来俊臣等酷吏错判了很多无辜人士 。随后,苏颋对他们进行了平反,并为负冤者洗清了罪名 。
公元706年,苏颋担任给事中、中书舍人等多个职务 。当时,苏颋的父亲苏瑰担任的是同中书门下三品,父子两人一同执掌枢密,当时被朝中称为一段佳话 。公元716年,等到苏颋为父守完孝回到朝廷后,唐睿宗任命苏颋担任宰相一职,并和侍中宋璟一同帮助唐睿宗执政 。苏颋为人直爽,处理政事十分果断 。在皇帝面前,如果宋璟一时没有想到,而又没有回答上的问题,苏颋就会站出来协助补充 。此后几年,苏颋一直为唐朝建设鞠躬尽瘁,直到公元727年病逝 。
苏颋的故事
关于苏颋的故事有多则,其中通过了解苏颋的故事,便可得知苏颋的生平经历 。史书记载一则名为“子过其父”的故事,其中讲述的就是苏颋的故事 。话说,苏颋为父亲苏瑰守孝回来后,唐睿宗便任命苏颋为宰相 。当时,同时担任宰相一职的还有宋璟 。宋璟和苏颋一同在朝廷辅佐唐睿宗处理国事,两人的关系也十分融洽 。
苏颋雕塑
每当唐睿宗让苏颋、宋璟发表观点时,苏颋总会谦让宋璟,先让宋璟提出意见 。面对宋璟提出的意见,苏颋也会尽力协助 。宋璟曾对同僚说,自己与苏轼父子一同为官,苏仆射苏瑰宽厚待人,如同长者一般,朝廷因为有他,所以统治者很有福气 。而在对朝廷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时,苏颋在政事上的精敏程度,超过了他的父亲 。正所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由此可见苏颋在政事上的贡献,是卓越而又突出的 。
除此之外,“思如泉涌”讲述的也是苏颋的故事 。唐隆政变爆发之后,皇帝让苏颋负责拟定一份诏书 。苏颋为了节约时间,便建议自己在说的同时,也让书吏一同记载 。这样的话,不仅能提高速度,同时也能恰当斟酌 。苏颋文采很好,在口述诏书时,语速很快 。书吏多次对苏颋说,让苏颋放慢一些速度,要不然自己记载不过来 。因写字太快,手腕太劳累的话,根本不能提高办事效率 。在场的宰相李峤听着苏颋口述起草诏书时,连连佩服苏颋的文采 。后来,宰相李峤见人就说苏颋思如泉涌,自己根本不如他 。
苏颋的评价
关于记载苏颋生平经历的书籍,都涉及到了有关苏颋的评价 。通过苏颋的评价,便可得知苏颋在后人眼中的形象 。诸如,元稹、崔群、柳芳等著名人士,都对苏颋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其中,元稹曾以这样一句话概括了对苏颋的评价:“昔我玄宗明皇帝得姚元崇、宋璟,使之铺陈大法,以和人神,而又益之以张说、苏颋、嘉贞、九龄之徒,皆能始终弥缝,不失纪律 。”
苏颋画像
从这句话来看,元稹对苏颋的评价,主要针对的是苏颋对朝廷的贡献 。苏颋在唐睿宗年间担任宰相时,他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和当时的宰相宋璟一同辅佐唐睿宗处理国家大事 。宋璟为人正直,在处理政事方面很有见解 。每次宋璟发言时,苏颋总在一旁耐心听讲,如果宋璟在发言中,忽略了一些细节之处,那么苏颋就会站出来积极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