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文王用人不疑:战国时代秦国四大雄主之一

秦惠文王为秦孝公的儿子,原名为嬴驷 。后人在评价秦惠文王之时,都认为他是位大有作为的秦国君主,后人将嬴驷评价为秦国四雄主之一 。嬴驷在位时,将秦国的国土面积进一步扩大,并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为后代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电视剧《大秦帝国》秦惠文王剧照(左)
秦惠文王名叫嬴驷,嬴是他的姓,自然不必多说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驷”的含义,从偏旁来看,“驷”为左右结构,左字旁为马,右字旁为四 。从古人造字来看,“驷”字有四匹马拉车之意,后来经过进一步衍生,“驷”的意思又为说话做事谨慎,表示此话一出四匹马都拉不回来,类似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之意 。从嬴驷政绩来看,他的确做到了谨言慎重 。秦惠文王在治理秦国期间,他不敢贸然出兵对付魏国和楚国,他任用张仪进行游说之后,才敢对其它国家发动战争 。秦惠文王在位时期,秦国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才走向正轨,和楚国、魏国等国家相比起来,秦国还有很多路要走 。为了让秦国走的更远,秦惠文王每一个决策都要纵观方方面面来决定施行,如果某一环节没有想到,可能就会引起其它国家对秦国发起兼并战争 。幸亏秦惠文王任用张仪当说客,说服了其它国家“亲秦”,这才避免了战争 。从秦惠文王功绩来看,他无疑是位贤明的君主 。
秦惠文王嬴驷一生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因病去世,享年四十六岁 。秦惠文王为秦孝公的儿子,原名为嬴驷 。后人在评价秦惠文王之时,都认为他是位大有作为的秦国君主 。
《芈月传》嬴驷剧照
后人将嬴驷评价为秦国四雄主之一 。嬴驷在位时,将秦国的国土面积进一步扩大,并且加强了君主专制,为后代统一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秦惠文王上位后,第一件事就是除掉了商鞅,商鞅变法深入人心,但是他触动了统治阶层的利益 。当时,商鞅变法得到了朝廷上下的支持,民间百姓对商鞅的呼声也很高,秦惠文王意识到商鞅手握重权,已经威胁到了他的利益 。在他上位后,对商鞅进行车裂,而且顺手铲除了商鞅的党羽,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权 。
秦惠文王善于发现人才,在他即位期间,采用了张仪、公孙衍、魏冉等多位能人将士,并且对他进行了重用 。张仪对秦惠文王在扩张领土上的建议是连横说 。秦惠文王认为张仪说的很有道理,便毫不怀疑的进行重用 。张仪主张秦国参与各诸侯复杂的斗争,秦国在参与过程中,进行谋利 。在扩张上,秦国先对东边的魏国下手,魏国抵挡不住来势汹汹的秦兵,随后便败下阵来 。为了保全国家政权,魏国只好被迫割让15座城邑给秦国,使得秦国领土进一步得到增加 。
公元前311年,当秦惠文王四十六岁时,因身患重病而去世,结束了他文韬武略的一生 。
秦惠文王成就
秦孝公去世后,嬴驷成为秦国新一任的国君 。嬴驷一生的成就很多,他扩充了秦国的疆土,并且将改“公”称“王” 。后人评价嬴驷时,认为他有很高的政治才干,尤其重用人才这一点,嬴驷贯彻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这个道理 。
【秦惠文王用人不疑:战国时代秦国四大雄主之一】电视剧《大秦帝国》赵惠文王剧照
秦惠文王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他从东南西北四方入手,扩充秦国的疆土,狠狠地打击了其它诸侯国,进一步扩张了自己的势力 。正是因为如此,后人将他和秦始皇嬴政并称为秦国四大雄主 。
在政治上,秦惠文王大胆启用张仪,张仪主张连横破纵,秦惠文王任命张仪为谋士,让他出使各诸侯国当外交家,张仪不辱使命,他将各诸侯国纵合抗秦一论转变为连横亲秦,深得秦惠文王的认同和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