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年,月,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文章插图
一年,就是地球绕太阳公转了一周的时间 。
全长为365天又1/4天(365.2422日),也就是365日5小时48分46秒,这叫"回归年" 。
历法上的年为了应用方便,不采用回归年,而是采用了完整的天数 。
公历的平年是365天,闰年是366年,每四年一闰,每百年少闰一次 。
使用的整天数的年历法上叫做"历年"
农历是根据月亮的朔望月共12个月算一年,一年是354天 。
每三年有一个闰年 。
闰年是383天或384天 。
一年,又是气候变化的周期,气候由冷变热,再由热变冷;这包括了人们从事农业自耕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
所以人们从很古的时候起,就用气候冷热周期变化这个自然规律作为计算时间的大单位,把一年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
一个月,就是月亮绕地球一周,也就是一个朔望月 。
一个朔望月的长度是29.53059......日,也就是29日12时44分3秒,这叫做"历月" 。
众所周知,月亮是个球体,由于月亮绕着地球不停地公转,同时又跟着地球绕着太阳转,所以月亮对地球和太阳的位置也在不断地变动,月亮对着我们照亮的这一面,有时有,有时无,有时多,有时少,这就形成了月亮的圆缺循环 。
当我们看不到月亮的时候,叫做"朔"(多在阴历的初一和三十日) 。
过十四、十五天,我们就会看到圆圆的月亮,叫做"望"(多在阴历十四、十五、十六日) 。
月亮由这次朔到下次朔或由这次望到下次望,这就是月亮绕地球转了一周,就是一个月,我们把它叫做"朔望月" 。
月亮圆缺循环变化的规律,人人都可以看到,所以人们很早就把它作为计算日子的单位,把朔望月作为制订历法的根据 。
阴历的一个月,就是根据朔望月定出来的 。
一日,就是地球本身自转一周的时间,也就是一个白天加一个黑夜,共计24小时 。
地球是椭圆形的,自己不会发光,所在同一个时间里,地球只有一半向着太阳,向着太阳的这一半地球就是白天,地球背着太阳的一面,太阳的光照不到地球上,这一半地球上就是黑夜 。
由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这样就形成了白天和黑夜有规律的循环 。
通常把太阳要升起来的时候叫白天,这就是一天的开始 。
在白天转为黑夜的时候,也就是太阳落下去的时候叫做黑夜 。
一天,通常是指这个天象变化的规律,就很容易被人们所掌握,并利用它来作为计算时间的基本单位 。
一天,是历法上的第一种单位 。
这种用太阳定出来的日,叫做"太阳日" 。
年,月,日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文章插图
太阳日又有"真太阳日"和"平太阳日"两种 。
真太阳日有长有短,这是因为地球绕着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冬季地球离太阳远一些,所以公转就慢一些 。
地球公转的速度有快有慢,所以一天的时间也就有长有短 。
因此"真太阳日"的时间是不完全一样长的,这样用起来就很困难 。
为了方便起见,历法上用的不是真的太阳日,而是一个长短不变的日,这个日就是一年之中,真太阳日的平均时间长度,就叫"平太阳日" 。
按照现在惯例,一日的时间分成24等份,就是24小时,把24小时作为一日 。
依照现在惯例,一日是从半夜0点开始,到次日的半夜24小时止作为一天 。
但是这里需要提及的是在我国古代传统文化中,又把一天的二十四个小时分为十二个时辰,也就是用民间的十二个属相来代替 。
恰好每个时辰是两个小时,每逢单数进位,而每个时辰又分为三个部份,为初时、正时和末时,每天的交替时间是从当日的半夜十一点整开始为第二天的子时,而不是通常意义上的0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