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三大离奇骗局全人类都被骗了

导读:历史上有很多骗局,也许在现在的我们眼中这些骗局看起来不是很高明,漏洞百出 。你也许会震惊这些事件为何可以骗到全世界的人 。可是历史有时就是充满戏剧性的,在某些重要的事情面前,人们宁愿相信它是假的,这样可以给自己一个美好的幻想 。
1、卖掉埃菲尔铁塔
1889年,一座巨大的铁塔在巴黎拔地而起,它就是法国政府为纪念法国大革命100周年修建的埃菲尔铁塔 。虽然自建造之日起,围绕铁塔的种种议论不绝于耳,但最为耸人听闻的却是一个骗子把埃菲尔铁塔卖了两次 。
1925年,巴黎坊间有传闻说:由于法国政府无力承担这座铁塔,有意把埃菲尔铁塔拆除后,当作废铁卖掉 。不论传闻是真是假,这个小道消息给了维克多-拉斯提格“施展才华”的机会 。如果没有这个骗局,维克多也就是一个浪迹巴黎城中、靠打牌作弊骗几个小钱儿的小混混,而不会成为一个超级大骗子 。
网络配图

维克多“卖掉埃菲尔铁塔”
听到法国政府打算卖掉埃菲尔铁塔的传闻后,维克多计上心头:他将自己伪装成法国邮电部副总监,邀请五位废品收购商参与“竞标”埃菲尔铁塔的拆除项目 。
维克多带着商人们到埃菲尔铁塔上面转悠了一圈,信口说了一些什么“铁塔将要拆除”呀、“卖掉这些材料能赚一大笔钱”之类的鬼话,然后故意神秘地告诉他们:政府不想让公众知道这件事 。因为一旦民众听说心爱的埃菲尔铁塔要被拆除,肯定会引发轩然大波,故而必须保密 。收购商们对此深信不疑 。
为了拿到这笔大单,他们争先恐后向这位“大人物”行贿 。等到他们发现这是场骗局时,维克多早已不知去向 。有意思的是,其中出钱行贿最多的收购商叫鲍里森,而这个名字在法语里是“鱼儿上钩了”的意思 。擅自买卖国有财产是个不小的罪名,受骗的商人们既不敢报警,也不敢向报界披露 。维克多在躲避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此事没有见诸报端,就重新潜回巴黎,如法炮制,居然把埃菲尔铁塔又卖了一次 。
2、伪造“希特勒日记”
1983年4月25日,联邦德国最大的画刊《明星周刊》突然爆出一条惊人消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元凶希特勒当政期间所写的60多本日记突然面世!明星周刊》还披露:这些由希特勒亲笔撰写的日记起自1932年6月22日,终于1945年4月中下旬 。就在全世界的二战史学者对这60多本希特勒日记唏嘘不已时,5月6日,联邦德国内政部长在采访人员招待会上宣布:所谓“希特勒日记”纯系伪造!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这要从《明星周刊》的资深采访人员杰丹-亨德曼说起 。一次偶然的机会,亨德曼弄到一本名叫《墓穴》的书 。该书记载:在希特勒自杀前9天,一架满载着希特勒私人文件的飞机,在从柏林飞往贝希特斯加登的途中失事,坠毁于德累斯顿附近 。后来,有人从飞机残骸中取走一只完好的金属箱子,里面装着大批希特勒的私人文件 。
网络配图

一个叫“费舍尔”的人拥有大批未发表过的希特勒手稿
根据书中这些不靠谱儿的线索,亨德曼开始了追踪调查 。从慕尼黑一位“收藏家”口中,亨德曼得知:一个叫“费舍尔”的人拥有大批未发表过的希特勒手稿 。按照“指点”,亨德曼毫不费劲地找到了“费舍尔” 。“费舍尔”告诉亨德曼,他手里有《墓穴》一书中提到的那一箱子“希特勒的‘私人文件’” 。
“费舍尔”的“收藏”令亨德曼大开眼界,他不惜花了《明星周刊》930万马克,买下这些“希特勒日记” 。拿到“希特勒日记”的《明星周刊》马上将日记连载刊登 。可是,随着科学家对日记的纸张、墨水、笔迹、装订胶水等进行鉴定后,一个令人尴尬的结论出现了:所谓“希特勒日记”其实是二战后问世的赝品 。实际上,这60多本“希特勒日记”的真正作者是一位制造赝品的天才康拉德-库肖 。而库肖便是那个坑了《明星周刊》约1000万美元的“费舍尔” 。库肖早年在海军服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