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开国功臣张良为何能够功成身退?不求功

古代的那些谋士 , 毕生的追求就是择明主而辅之 , 然后建功立业 ,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比如姜子牙选择了周文王 , 诸葛亮选择了刘备 , 刘伯温选择了朱元璋 。
但位列“汉初三杰”的张良 , 却是谋士中的例外 。
与其他谋士不同的是 , 张良在功成名就后 , 居然不愿做官 , 而是急流勇退 , 离开刘邦 , 做起了隐士 。要知道 , 这是很难的 。大家艰苦奋斗 , 九死一生 , 图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享受胜利的果实吗?可在这时候 , 张良却主动放弃了 , 重新回归普通人的生活 。试问 , 古今中外有几人可以做到?
对于张良的选择 , 历史上给出的解释是:张良有大智慧 , 知道兔死狗烹的道理 , 因此退以保身 。(至于什么黄石公的传说 , 当然只是个托词)
不能说这个理由是错的 , 但我觉得至少是不全面的 。我认为 , 张良之所以功成身退 , 主要是因为他的人生目标已经实现了 。
那么 , 张良的人生目标是什么呢?这要从张良的出身开始说起 。
用现在的标准来看 , 张良是个典型的“官三代” , 而且是最高级别的那种 。张良的爷爷、父亲都是韩国的宰相 。如果不出意外 , 张良也极有可能子承父业 。可是 , 到了张良的时代 , 天下已经变了 。秦国一家独大 , 以虎狼之势 , 吞并了其他六国 。
张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热爱的韩国被灭 , 那种痛苦肯定是巨大的 。一来 , 作为韩国的贵族阶层 , 也就是既得利益阶层 , 他对这个国家的感情是深厚的 , 所谓“世受皇恩” , 说得就是张良这种人;二来 , 张良的人生之路被突如其来的变故给斩断了 。他再也无法朝着宰相的方向努力了 , 因为作为一个亡国之民 , 他只能做一个普通人了 。
这一切的罪魁祸首 , 在张良看来 , 正是秦始皇 , 以及秦国 。
所以 , 张良在历史上做的第一件大事 , 就是收买了一个大力士 , 去刺杀秦始皇 。秦始皇的车队经过博浪沙那个地方时 , 大力士出手行刺 , 可惜没能成功 。张良侥幸逃脱 。
刺杀秦始皇失败后 , 张良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人生低谷 。大概 , 他觉得此生复仇无望了 。可没想到 , 秦始皇死后没多久 , 天下顿时风起云涌 , 在陈胜、吴广两位大哥的引领下 , 大家都开始从事一种叫做“造反”的工作 。

张良再次看到了希望 。万幸 , 他遇到了刘邦 , 然后开始了一段奇妙的人生旅程 , 灭了秦朝 , 建立了大汉朝 。
综上所述 , 自从韩国被灭后 , 张良的人生目标就只有一个 , 那就是为韩国复仇——而不是像别的谋士那样 , 是为了建功立业 , 彪炳史册 。
怎么复仇呢?杀死秦始皇 , 或者灭掉秦朝 。最终 , 他在刺杀秦始皇失败后 , 完成了灭秦的大业 , 算是比较圆满地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 。
既然目标已经实现 , 那当然可以功成身退了 。
【汉朝开国功臣张良为何能够功成身退?不求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