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琅收复台湾后表态:不屑于学伍子胥鞭尸!

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六月,施琅奉命率水师2万余人,战船200余号,自铜山(今福建东山)出发,进击台、澎,经过几天奋战,大败澎湖守军 。郑军主力悉数被歼,守将刘国轩潜逃台湾 。施琅占据澎湖后,对郑军实行招抚 。郑克见大势已去,遂同意归附清廷,实行和平统一 。


康熙对施琅的以战逼和给予大力支持,当他接到施琅克澎湖的捷报之后,立即下诏郑军:“尔等从前抗违之罪,尽行赦免 。仍从优叙录,加恩安插,务令得所 。”对郑军是否就抚,康熙也晓以大义:“倘仍怀疑畏,犹豫迁延,大兵一至,难免锋镝之危,倾灭身家,噬脐莫及 。
尔等其审图顺逆,善计保全,以副朕宥罪施仁至意 。”康熙的态度和施琅的以战带和策略完全一致,这就顺利地使台郑集团放心归附 。台湾和祖国和平统一在清初是一件大事,施琅为此立了大功 。康熙把台湾的归附看成是施琅为清朝“扫数十年不庭之巨寇,扩数千里未辟之遐封 。”
康熙的支持,对于施琅来说有其特殊的意义 。这是因为施琅是个降将,一部分大臣对他有偏见,这增加了康熙对施琅的了解和任用的困难 。不过,由于施琅矢志报国,循正为人,不论在提督任上还是在内大臣任内,都没有突出劣迹,因而康熙对他并不反感,而且能够比较客观地去看待施琅,使施琅有机会为国家建功立业 。
任施琅为内大臣贬中有褒


正当施琅雄心勃勃希望以武力征服台湾时,康熙下令召施琅入京任内大臣,并下令撒水师,不再议武力征台 。这对施琅来说,地位自不如前重要了 。康熙这样做,主要是迫于形势,而不是对施琅一意罢贬 。这个形势就是朝臣主抚派占了上峰,以及朝臣对施琅的不信任 。
【施琅收复台湾后表态:不屑于学伍子胥鞭尸!】当时对施琅的不利因素比较多,他不仅是明郑的降将,而且在1664年和1665年,即康熙三年和四年,前后数次率兵征台未果,损失兵丁 。加上后来又出现他有子侄在郑军中的事件 。当时清统治集团对明郑降将多不信任,曾下令把这些降清士兵官员迁往内地各省安插 。


而对施琅当然也不可能例外 。这种不信任当然也包括康熙在内,李光地向他推荐施琅为水师提督时,康熙问李光地:“汝能保其无他乎?”这是一部分朝臣的担心,康熙当然不能不考虑到,但当李光地详细和康熙谈了施琅的优点时,康熙便决心用施琅去征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