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用计阴损:救刘邦用2000良家妇女抵挡楚军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开山之作 。他在《史记》中写活了许多历史人物,其卷六《陈丞相世家》中精心刻画的陈平的形象便是其中之一 。
【陈平用计阴损:救刘邦用2000良家妇女抵挡楚军】网络配图
在《史记》中,司马迁对陈平多处运用了春秋笔法 。综观陈平一生,他其实是个变色龙一样的人物,他极善于伪装自己,又极易变通 。陈平真说不上对什么人忠心 。他先事魏又追随项羽,再叛节逃跑,拜在刘邦帐下 。至于他给新主子出主意,使反问计于楚军,离间了项羽和亚父范增的关系,使项羽每况愈下,汉王刘邦却增加了法码,所谓桀犬吠尧,各为其主,也无可厚非 。但陈平对曾有的“盗嫂”、受贿赂,诸将向他行贿“金多者得善处,金少者得恶处”等罪名,也供认不讳,这是他人格上的瑕疵 。最能代表他“反覆”本性的事是刘邦听信谗言,怀疑樊哙希望他死,是陈平出计谋,召绛侯周勃受诏床下,让陈平车载周勃急驰军中顶樊哙的岗,要陈平至军中即斩樊哙头 。走到半路上,陈平又出尔反尔,和周勃合计,樊哙是刘邦的故人,功多,又是刘邦连桥吕后的妹夫,有亲且贵,斩完,万一刘邦后悔,樊哙的脑袋是接不上了 。陈平可不是引火烧身?不如“因而致上,上自诛之 。”等车拉着樊哙走在返回的道上 。传来刘邦驾崩的噩耗,陈平此时知道已易主,他害怕新主子吕后及其妹妹吕须发怒,便马不停蹄地跑到宫中,到刘邦灵前“哭甚哀 。因奏事丧前 。”这场好哭已不全是真心,演戏的成分亦不少 。都是表演给吕后看的,吕后被他哭得心软,劝他出去休息 。陈平说啥也不肯,坚持要给刘邦守灵宿卫中,其实他是怕有人趁自己不在的间隙跑到吕后跟前下舌,抵毁自己 。他一石双鸟 。既向已故的先主人效忠,又向新主人吕后表示忠心 。他为之效忠的是吕后的夫君,那吕后还有什么可说的,随之安排他作孝惠的师傅,她妹妹“吕须谗乃不得行 。”
分析陈平的性格特点,“贪财”是陈平的主要个性,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利”字当头 。首先是保本钱,其次要赢利 。这种性格的形成当然不是无缘无故的 。看陈平一生,就能找到发展的脉络 。陈平少时家贫,他寄兄嫂篱下,受过别人欺凌,又常受嫂夫人的闲言碎语,甚至恶言恶语 。
他之分肉食甚均,缘于他个人身世遭遇,是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公平的痛楚之感 。陈平从一开始就知道钱的重要,没钱一切玩不转,而他志存高远 。非钱不能作垫脚石 。所以,当他长大娶妻时,一个五嫁每次都克死丈夫的女人,别人不敢娶,在那个那么重视贞洁好女不嫁二夫的年代,陈平一点都不嫌弃,他是两眼盯紧了此女的嫁妆 。果真这次中标 。岳家看中陈平,是人中之龙,将来能鸡犬升天 。陪送益加丰饶 。从此陈平得以不置生产,没后顾之忧,游道日广,为将来腾飞之时打下人脉基础 。
网络配图
《史记》中最能显示陈平贪财嗜财的例子是他投靠刘邦之后,有了一定职权,就开始搜刮钱财 。被人举报后,刘邦当面指责陈平,陈平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白为何一而再 。再而三地炒老板,对刘邦说:“臣裸身来,不受金无以为资 。诚臣计画有可采者,愿大王用之;使无可用者,金具在,请封输官,得请骸骨 。”至此 。陈平已把他和刘邦的关系非但定位在下级对上级之间 。更定位是一种买卖关系,他跟刘邦摊牌,我的计谋不可能自给你,你用,就给钱;不用,也罢,我不赚 。然而陈平是那么一个不可多得的谋士,刘邦花点金子银子,乃九牛一毛 。所以,纵然陈平说得露骨,刘邦非但不生气,反而提拔他,厚赐——意欲多花钱多买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陈平出计离间楚军时,刘邦更是顺毛摩沙他 。“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刘邦当然会算账 。陈平若帮他干倒唯一的对手项羽 。那么他刘邦就会独霸天下,整个中国的财富都姓刘了,他一辈子享用不尽,还造福子孙万代,这么一比较 。区区四万斤黄金乃小意思 。刘邦对陈平此举也可谓知人善任 。所以他只管向陈平要结果,至于过程——陈平当然必得拿这笔钱公干,否则也交不了差,递不了报单,但是否从中截流了一部分,按比例提成,刘邦不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