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小公主为什么被李世民强抢成了小妾?( 二 )


可惜的是,在历代政治漩涡的中心,皇帝称赞皇子“类己”往往耐人寻味,除非是独子,否则大多不会有好结局 。
常说不争是争,这句话是要看时运的 。
杨妃固然不争,也从未企图让儿子李恪去争夺太子之位,但是争有用吗?从李世民为她两个儿子取名为“恪”与“愔”的时候,她或许已然明了未来 。“恪”字是恭敬、谨慎之意,“愔”字形容安静和悦、静寂无声、深沉 。而长孙皇后的三个儿子,分别取名为“承乾”、“泰”和“治”,都是非常进取的字样 。杨妃两个儿子取这样的名字,是否是李世民有意暗示让她知道自己的身份,一辈子和儿子一起安守本分,才能平安一生呢?
还有一个例子,长孙皇后去世,同为四妃之一的杨妃再没有晋升 。李世民选择了一个出身平平、入宫前曾是寡妇、年纪又长的韦贵妃来统领后宫一切事务,再次说明了这位帝女的命运早已被设定,无论她的血统有多高贵,容貌有多艳丽,今生今世只能是任外力摆布的一叶飘萍,她无从选择,一如当初无力左右大隋的湮灭,无力抗拒李世民的强娶一样 。
公元649年,李世民去世,李治即位为唐高宗 。又四年,房遗爱与高阳公主的谋反案发,被李世民赞为“类己”的李恪,隐患亦于此刻彰显,独占朝纲的长孙无忌岂能放过这个曾经是长孙家族最大的政治对手?结果,李恪被迫自杀,李愔被废为庶人,后改为涪陵王,乾封二年(667年)死于流配地巴州 。失去了丈夫,失去了两个儿子,杨妃的命运又将如何?
乾封二年之后,杨妃在史料中销声匿迹了 。何时死的?怎么死的?死后安葬在哪儿?一概不可考 。说她先于李世民过世,大概不成立,在她两个儿子的传记中并未出现哭泣等代表孝悌的举动,这在举孝廉制度尚有余威的隋唐时期,孝悌事关人品德行,没有记载是难以想象的 。这一点可以排除 。
按照当时惯例,李世民死后,有子女的妃嫔可以出宫和子女同住,因此,杨妃和李恪住在一起的可能性颇大,毕竟李愔是个不成器的家伙 。若她先于李恪过世的话,也应该陪葬昭陵,她不过是个女子,一般不会因儿子牵扯谋反案而受牵连 。由于不见陪葬记载,亦无碑可查,此推论亦只能作罢 。
网络配图
如果她还活着,她的太妃封号肯定被褫夺了 。
从帝女、皇妃,到无依无靠的庶民,子孙死的死、流的流,如此情况,杨妃何以自活?或自杀,或郁郁而终,总之是默默无闻地死去,大约后事都没人料理,更无陪葬昭陵留下墓葬的机会 。若她真的是阅尽沧桑,见多了皇族的血腥屠杀,对人世间的一切变化都不在乎的话,也有可能出家为尼 。
电视剧《大唐情史》依旧在一遍遍重播,昔日繁华的大兴宫依旧有迹可循,而一代红颜凋零之后,却再无芳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