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皇帝朱元璋:用酷刑株连大杀功臣宿将( 二 )


【平民皇帝朱元璋:用酷刑株连大杀功臣宿将】晚明学者钱谦益说:“云奇之事,国史野史,一无可考 。”《明史》说“惟庸既死,其反状犹未尽露” 。胡惟庸被杀,朱元璋罢罢左右丞相,废除中书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另设内阁供皇帝做为顾问 。内阁大学士只有“票拟”,先送太监,再由太监上呈与皇帝 。从此中国再无宰相一职 。事实上,早在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元璋就命令以后臣下上奏书,不许“关白”中书省(大臣奏事时,中书省不必知道) 。洪武十三年(1380年)废除丞相制度之举,只是不许“关白”中书省的延续,意思是大权独榄,集自古以来皇权、相权于一身,从此六部尚书直接对皇帝负责 。
蓝玉案
洪武二十六年(1393),明太祖朱元璋借口凉国公蓝玉谋反,株连杀戮功臣宿将的重大政治案件 。因蓝玉案被株连杀戮者,当时称之为“蓝党” 。该案与胡惟庸案合称为“胡蓝之狱” 。经两个案件发生后,明朝元功宿将已屠戮殆尽 。
网络配图
蓝玉,开平王常遇春内弟 。初隶常遇春帐下,有谋略,作战英勇,屡立战功 。由管军镇抚积升至大都督府佥事 。洪武十四年封永昌侯 。二十年拜为大将军,屯蓟州 。二十一年捕鱼儿海(今内蒙古东部贝尔湖)之战,杀北元太尉蛮子等,降其众,获马驼牛羊十五万余,焚其甲仗蓄积;又破哈剌章营,获人畜甚多 。朱元璋对其宠遇甚隆,比之为卫青、李靖,封为凉国公 。但蓝玉居功自傲,日益骄横跋扈 。他蓄庄奴假子达数千人之多;乘势暴横,并仗势侵占东昌(今山东聊城)民田 。当御史按问时,竟将御史鞭打后赶走 。北征时私占大量珍宝驼马无算 。回师夜经喜峰关,因守关吏未及时开门,竟纵兵毁关而入 。他的所作所为,引起朱元璋不满 。但蓝玉犹不收敛,擅定军中将校升降与军队进止,导致朱元璋数次责备 。洪武二十六年,锦衣卫指挥告发蓝玉谋反,下狱鞫讯后,狱词称同景川侯曹震、鹤寿侯张翼、舳舻侯朱寿、定远侯王弼、东筦伯何荣及吏部尚书詹徽、户部侍郎傅友文等谋反,拟乘朱元璋藉田时发动叛乱 。朱元璋遂族诛蓝玉等,并株连蔓引,自公侯伯以至文武官员,被杀者约两万人 。朱元璋还手诏布告天下,并条例爰书为《逆臣录》 。列名《逆臣录》者,有一公、十三侯、二伯 。
朱元璋两次大屠杀的对象,都是他初起兵时亲如手足的患难朋友
他们为朱元璋出生入死,当他们以为可以分享富贵时,却被朱元璋施以惨无人道的酷刑并株连九族 。这两次大屠杀不过是成批地死亡,事实上朱元璋每天都在屠杀,前后屠杀了四万多文臣武将 。像皇太子的教师宋濂,是元末明初文才最为出众的人物,朱元璋尊称他是“圣人”,来往宫中如同一家,因他孙儿牵扯到胡惟庸案中,朱元璋翻脸不认人,昔日的上宾一眨眼成了阶下囚 。宋濂被贬到穷困的蛮荒,没几年就死在那里 。朱元璋最信任的智囊刘基,他对明王朝的功绩和诸葛亮对蜀汉王国的功绩不相上下,但他的结局和诸葛亮不能相比,他的高度智慧使朱元璋浑身不自在,最后朱元璋将其毒死后嫁祸于胡惟庸身上 。
平定云南的大将傅友德,父子同时绑赴刑场腰斩 。平定广东的大将朱亮祖,父子同时惨死在钢鞭之下 。大臣李仕鲁在金銮殿上辞职,朱元璋认为是看不起他这个皇帝,当即命武士将李仕鲁摔下殿堂,脑浆崩裂而死 。
网络配图
在所有共患难的朋友中,只有三个人没有被扣上谋反的帽子,一是常遇春,一是徐达,一是汤和 。常遇春运气最好,天下还没太平就早早地死掉 。徐达的死和处决没啥分别,他患一种疽疮,最忌鹅肉 。朱元璋偏偏送一碗鹅肉给他,并命送鹅肉的宦官在旁监视他吃掉,徐达一面吃一面流泪,当晚毒发身死 。只有汤和一人寿终正寝,因为他看上去傻乎乎的,不具备承载野心的智商 。在朱元璋统治时期,朝中人人自危,每时每刻都担心飞来横祸,官员们每天早上入朝,即跟妻子诀别,到晚上平安归来,合家才有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