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丢失后康熙靠什么传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卞和献玉”、“完璧归赵”的故事都家喻户晓 , 这件玉璧也被战国的各诸侯国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宝” 。各个诸侯国都为了把玉璧据为己有 , 想尽了办法互相争夺 , 许多条无辜的生命就这样搭在了这块玉璧上 , 然而这件珍贵的玉器最后竟不知落到了何处 , 成为了历史上一大疑案 。
网络配图
事隔了六十多年以后 , 赵国还是被强大的秦国吞并了 , 赵幽王投降 , 献出了和氏璧 。那时秦王赢政统一六国 , 建立了强大的秦王朝 , 和氏璧最终落到了秦王嬴政的手里 。但从此以后 , 和氏璧便从历史记载中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有一种说法认为: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后 , 命玉工将宰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 , 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 , 作皇帝的玉印 。这样 , 和氏璧就成了国玺 。代代相传 。
【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丢失后康熙靠什么传国】网络配图
那么 , 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呢?目前有两种推测:第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被作为随葬品埋在了秦始皇陵墓内 , 并没有作为传国玉玺流传后世 。如果这样 , 将来有朝一日发掘秦始皇陵墓地宫 , 我们还有机会一睹和氏璧的风采 。另一种推测认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战争中丢失或者被项羽掠夺而去 。那么康熙又是靠什么来传国的呢?
网络配图
中国康熙皇帝用过的一方玉玺 , 这方玉玺呈浅褐色 , 长14厘米 , 宽10厘米 , 重约3000克 , 上有6个红色汉字和两条在祥云中嬉戏的蟠龙 , 是康熙皇帝生前曾使用过的130枚个人印章之一 。因康熙所用过的印玺很多 , 历史上的有关记载也不是特别全面 , 但流传至今的却少之又少 , 每一件都是至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