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辈子没出息的原因?看西汉科员颜驷怎么说

汉武帝有一天来到一处官署 , 看见一个须发皆白的老公务员坐在那儿办公 , 衣帽寒酸一副落魄相 , 禁不住有些好奇 。皇帝问:“你什么时候开始在这上班 , 怎么这么大年纪了还做小职员?”老者躬身回答道:“臣姓颜名驷 , 自文帝手里开始就干这份差事 。”皇帝又问:“文帝到朕已经过了三朝 , 你怎么几十年里没个进步?”颜老头答:“怪我时运不济嘛 , 文帝那会儿喜欢文士 , 我好武;景帝喜欢年老持重的人 , 我那时正年轻;轮到陛下您坐天下 , 您又喜欢年轻人 , 我却成老朽了 。就这样三朝天子 , 我一趟赶不上、趟趟赶不上 。”
汉武帝听到这儿忍不住笑起来 , 动了恻隐之心 , 当即下令:“朕提你去做会稽都尉 。”——快退休了 , 意外提了个副县级 。
这个窝囊的小科员颜驷的故事载于《汉武帝故事》一书中 , 原文比我描述得精彩:“上尝辇至郎署 , 见一老翁 , 须发皓白 , 衣服不整 。上问曰:‘公何时为郎?何其老也!’对曰:‘臣姓颜名驷 , 江都人也 , 以文帝时为郎 。’上问曰:‘何其老而不遇也?’驷曰:‘文帝好文而臣好武 , 景帝好老而臣尚少 , 陛下好少而臣已老 , 是以三世不遇 。’上感其言 , 擢拜会稽都尉 。”
东晋葛洪对这种一辈子总充当倒霉蛋的老科员颇有研究 , 他在《抱朴子》外篇《广譬》一文中总结了这其中的根源所在:“人才无定珍 , 器用无常道 。进趋者以适世为奇 , 役御者以合时为妙 。故玄冰结则五明捐 , 隆暑炽则裘炉退;高鸟聚则良弓发 , 狡兔多则卢雀走;干戈兴则武夫奋 , 韶夏作则文儒起 。”
这段话译作白话就是:人才不会永远受重视 , 就像一件器物不可能任何地方都能派上用场 。求取功名学会适应时世变化才是聪明人 , 要想被领导看中最有效的办法是善于察颜观色投其所好 。所以说冬天一结冰吹冷风的空调就被扔一边去了 , 夏日酷暑裘皮大衣、火炉子就没用了;良弓要朝鸟儿聚居的地方发射 , 狡兔成堆卢雀就赶紧躲开;干戈兴起时武将得以大显身手 , 天下广奏太平之音文人便吃香了 。
颜驷如果晚生三四百年 , 能听到葛洪的这一番高论 , 绝不至于熬到须发斑白了还是个小科员 。葛洪说的“进趋者以适世为奇 , 役御者以合时为妙” , 放到现在的官场、职场仍一概管用 。许多老实人之所以一辈子窝囊 , 不是没有本事 , 是因为不会审时度势、曲意逢迎 。
【一辈子没出息的原因?看西汉科员颜驷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