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异氰尿酸粉剂在蔬菜的应用,怎样对土壤消毒,对作物安全吗

三氯异氰尿酸粉剂在蔬菜的应用,怎样对土壤消毒 , 对作物安全吗
三氯异氰尿酸粉剂是一种消毒剂 。可有效防治土传病害 , 是预防立枯病、枯黄萎病、根腐病、青枯病的最佳选择用药 , 对作物安全无害 。
在耕作时进行 , 一是加水溶解后喷地表 , 每亩用三氯异氰尿酸粉剂100克就行 , 喷施后一定要耙一下 , 使土壤和药剂充分混合 , 土表处理深度5-8厘米为宜;也可以用三氯异氰尿酸粉剂10-20公斤干细沙土混合均匀在旋耕土壤时撒施 , 药土混合越均匀 , 土壤消毒效果越好 。
怎样防治西洋参锈腐病?
锈腐病是西洋参中较普遍的病害 , 各年生均能染病 , 发病率在70%以上 , 损失率30%左右 , 对西洋参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 。

三氯异氰尿酸粉剂在蔬菜的应用,怎样对土壤消毒,对作物安全吗

文章插图
(1)症状
参根和芦头染病后出现黄褐色铁锈斑点 , 并逐渐扩大 , 组织被破坏后 , 病部出现松软的小颗粒物质 , 表皮破裂 , 刮去腐烂物后呈现凹陷疤痕 。越冬芽受害后 , 芽变黄褐色 , 往往腐烂不能出苗(图35) 。
图35 锈腐病症状
(2)发病原因
该病是由半知菌纲、丛梗目、柱孢菌属的病原菌引起 。锈腐病菌可由带病的种苗、病根残体、土壤和昆虫等传播 , 一般5月初开始感病 , 6~7月为发病盛期 。锈腐菌生长发育适宜的温度为22℃ , pH为5~7.0 。当温度在20~22℃时潜育期8~15天 , 当温度为15~20℃时潜育期为12~14天 。锈腐菌的厚垣孢子在室内正常情况下 , 可存活8~4年;菌丝体在水淹没72小时以上才失去其生长能力 。从早春参苗出土至枯萎或休眠期均能感染与发病 。
(3)防治方法
①精心选地整地利用隔年土:选地时选择未被锈腐病菌污染的新林地 , 并提前一年整地 , 尽量使用隔年地 , 避免用当年地种参 。农田栽参选好地后要黑色休闲一年 , 并进行施肥改土 , 多次耕翻让冬季严寒和夏日烈日强紫外线照射下杀死土壤中的病菌 , 使土壤充分熟化 , 透气良好以预防锈腐病发生 。
②选用无病的种子和种苗:严格选择粒大饱满的种子和健壮无病的大苗进行播种和移栽 。③播种或移栽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每平方米20克进行消毒 , 参苗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15分钟后晾干表面浮水后栽种可大大减少锈腐病的发生 。④增施磷钾肥和苏子肥、饼肥、压绿肥等有机肥 , 根侧施用5406菌肥 , 叶面喷施“易垦”活性生物有机肥及新型10号ABT生根粉等 , 可促进西洋参生长 , 提高自身抗病力 。
此外 , 根据吉林靖宇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 , 由黑龙江某有限公司提供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广谱型的生物杀菌剂“菌克毒克”(2%宁南霉素水剂) , 每平方米15毫升对水1千克灌根 , 可增产27.8% 。该药剂对西洋参锈腐病有明显的抑制和一定治疗作用 , 还对西洋参有明显增产效果 。
怎样防治人参菌核病?
人参菌核病发生不普遍 , 多发生在低洼地、阴坡和山的下坡地块 , 给人参造成危害 。
(1)病状
该病主要发生在四年生以上参根上 , 幼苗很少受害 。主要为害芽胞、根及根茎等部位 。被害参根初生少许白色绒状菌丝体 , 后内部迅速消失 , 只剩下外表皮 , 病体上形成不规则的黑色鼠粪状菌核 。此病蔓延极为迅速 , 很难早期识别 , 前期地上部几乎和健株一样 , 当植株表现萎蔫症状时 , **根部早已溃烂不堪了(图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