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军团最难对付的竟是南宋:真实的南宋灭亡史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他的蒙古军团是地球上最强大的征服者 。成吉思汗马鞭所指,铁蹄所至,无不望风丧胆 。他一直瞧不起不会骑射且身板柔弱的汉人,也从未把南宋当回事 。在其刚起兵时,他一直视金人为其最强劲的对手,只是金兵让他失望了,中原一百年的骄奢生活早已消磨了女真人的勇武之风 。后成吉思汗占领金朝中都,金人只得向其纳贡称臣 。随后的第一次西征,成吉思汗也未遇对手,只是在征服西夏时的灵州大战中才遭遇西夏主力像样的抵抗 。
历史往往喜欢开玩笑 。直至成吉思汗死时,他做梦也想不到,他最轻视的汉人会是蒙古征服史中最强劲的对手、最难啃的骨头 。
成吉思汗死后,其子窝阔台大汗根据他临死前的战略部署,毫不费力地灭了金 。时为1234年 。第二年,窝阔台发动了第二次西征,一直打到多瑙河 。同时,他还分兵两路进攻南宋,东路主攻襄樊,江淮,西路主攻四川 。
蒙古军遭到了宋军的顽强抵抗,直到第二年西、东两路军才分别攻占了阳平关和襄阳这两处战略要地 。蒙古军开始在湖北沿江集结,准备横渡长江,南宋派大将孟珙去救援 。孟珙很快连破蒙古24寨,取得了江陵大捷,阻止了蒙古军南渡,一举打破了蒙古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 。
此后几年,宋军在孟珙率领下与蒙古军展开了惨烈的拉锯战,双方难分高下 。至1239年,大将杜杲在庐州(今合肥)大败蒙古东路军主力,蒙古东路军伤亡惨重,被迫撤退 。而孟珙则转入反攻,连败蒙古军队,收复襄樊诸郡和信阳,基本解除了蒙古大军在东路对南宋的威胁 。1240年初,神勇的孟珙又大败西路蒙古军,取得大垭寨大捷,并收复夔州 。两路围攻南宋的蒙古军队全面受挫,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西路蒙古军队从四川撤离 。至此,长达六年的蒙宋战争,以蒙古的失败而告终,这也是蒙古征服史上遭受的第一次重大挫折 。
1241年,蒙古大汗窝阔台病死后,其子贵由继承了汗位,但两年也死了 。在此期间,蒙古军曾进犯过四川,但被南宋大将余阶击败 。1251年,拖雷的儿子蒙哥登上蒙古大汗之位,发动了针对西亚和中亚的第三次西征,同时大举进攻南宋 。为避开长江天堑,采取了迂回包围战术 。忽必烈率10万大军长途奔袭灭了大理国,俘获大理国末代君主段兴智 。此时,南宋已陷入蒙古的军事大包围中 。不幸的是,南宋抗蒙名将孟珙、杜杲此前相继病逝 。
于是,第二次蒙宋战争开始了 。蒙古大军共分三路,中路军由蒙古大汗蒙哥亲自率领,南下四川,直扑重庆,南路军从云南出发,经广西,直扑长沙,北路军由忽必烈率领,直扑鄂州(今武汉),三路军计划在鄂州会师,然后顺江东进,直取临安,企图一举灭亡南宋 。
由大汗蒙哥率领的中路军一举攻克了成都,此后宋军节节败退,四川大部失守 。蒙军顺嘉陵江南下,但在合州遇到了守将王坚的顽强抵抗 。此后,双方在合州展开了激烈的攻防战,相持了几个月,蒙古军一直不能前进半步,心情焦急的蒙哥亲自率兵攻城,被石炮击中,当晚死在营中,中路军士气低落,只得撤退 。
忽必烈率领的北路军也久攻鄂州不克,而忽必烈又急于回国抢夺汗位,正好南宋权臣贾似道背着朝廷前来议和,正中忽必烈下怀 。1260年,所有入侵南宋的蒙古军全部撤退,第二次蒙宋战争以蒙古大汗蒙哥战死,三路大军无功而返告终 。
蒙古大汗蒙哥战死于合州后,他的两个弟弟忽必烈和阿里不哥为争汗位打了起来,1260年,急忙从鄂州前线赶回来的忽必烈和他的弟弟阿里不哥分别在开平和蒙古国首都和林自称大汗,双方因此展开了长达四年的内战,1262年,掌管山东的汉族军阀李檀又起兵反叛,并与南宋取得联系,蒙古局势一时非常混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