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与项羽是何关系?刘邦为何三次哭祭项羽?

导读:作为对手 , 项羽未能意识到刘邦的强大 , 孤傲自负、刚愎自用、一错再错最终兵败垓下 , 自刎于乌江 。而刘邦虽不是军事家 , 但绝对是一个政治家 , 看了以下内容 , 你就会了解刘邦为何要三次哭祭项羽 。
刘邦因为项羽最初被封为鲁公 , 所以 , 在鲁城平定之后 , 便以鲁公之礼安葬了项羽 , 亲自为项羽主持了葬礼 , 并在项羽墓前大哭了一场 。刘邦此哭 , 非常不易!男儿有泪不轻弹 , 何况项羽是刘邦朝思暮想都必欲除之而后快的夙敌 , 刘邦怎么可能哭祭项羽呢?再说对一个男人来说 , 想哭就哭 , 泪水会来得如此容易?
刘项之仇 , 由来已久 , 刘邦为除去项羽更是不惜代价 , 现在项羽已死 , 刘邦心中真可谓乐不可支 , 怎么可能有伤痛之情呢?既无伤痛之情 , 刘邦怎么可能为项羽一洒伤心之泪呢?所以 , 刘邦哭祭项羽 , 绝非伤痛 , 而是作秀 。
《史记·汲郑列传》讲述了一件很有意思的小事:郑当时是汉武帝朝的一位正直的大臣 , 他的父亲郑君曾经是项羽手下的将军 。项羽死后 , 郑君归降了刘邦 。后来 , 刘邦下令 , 要求原属项羽部下的人在奏章中提到项羽时 , 一定要称他为“项籍” 。既不许叫“项羽” , 更不许称“项王” 。汉时习俗 , 直呼其名是非常不恭敬的 。如果称其字“羽” , 则要恭敬得多;如果称“项王” , 那当然更是尊敬了 。
【刘邦与项羽是何关系?刘邦为何三次哭祭项羽?】 可是 , 郑当时的父亲郑君提到项羽 , 从不称“项籍” 。要么称“项王” , 要么称“项羽” , 郑君这样做显然是坚守自己作为西楚国臣子的礼节 , 以表示自己不忘昔日的君臣之礼 。
于是刘邦下令 , 凡是称项羽为“项籍”的原项羽部下都升为大夫 , 而把坚持称“项羽”或“项王”的郑君一个人赶出了朝堂 。郑君虽然为此断了仕途 , 病死家中 , 但是 , 他始终不愿以蔑称项羽作为个人的晋身之阶 。可钦可敬!我们可以拿这件小事和刘邦在项羽死后为项羽举行隆重的葬礼并哭祭项羽一事相对比 , 从中可以看出刘邦哭祭项羽的虚伪 。
此事不仅说明了刘邦的虚伪 , 而且还说明了刘邦对项羽的忌恨和心胸的狭隘 。项羽已经自杀 , 刘邦也如愿以偿地当上了皇帝;但是 , 刘邦对项羽仍然耿耿于怀 , 非要原项羽的部下提到项羽一律蔑称之 , 不许尊称之 。
刘邦以哭作秀 , 并非仅此一例 。
汉二年(公元前205)刘邦一出函谷关 , 到达新城(今洛阳偃师) , 就接受当地一位董姓乡官的建议 , 为被项羽杀死的义帝举行葬礼 , 并在三天之中为义帝大哭了三场 。(“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 , 汉王闻之 , 袒而大哭 。遂为义帝发丧 , 临三日 。”)
刘邦为什么要在三天之中为义帝大哭三场呢?我们只要看看刘邦哭祭义帝之后的一连串行动就可以明白 。
第一 , 向天下诸侯发文书 , 宣告项羽诛杀义帝是大逆不道 。(“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 , 北面事之 。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 , 大逆不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