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雨腥风:唐朝史上武则天和唐高宗的大清洗( 四 )


到此为止,案子的结论和处理意见基本都已经出来了 。按照许敬宗的意思,在参考高阳公主案的基础上,还要加重处理 。但是唐高宗并没有同意许敬宗的处理意见,他说这事别急于定论,你再审审看 。许敬宗就纳闷了,这案子还有什么油水呢?回家苦苦琢磨了一夜,终于恍然大悟了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天,许敬宗又上奏了 。他说,我昨天又审了审这个案子,发现比我想的还要严重 。原来以为只涉及长孙无忌一个人,现在才发现,这是一个牵连若干大臣的大阴谋 。我昨天回去提审韦季方,我问他,说长孙无忌是当朝国舅,皇帝与先皇都对他那么信任,他为什么要谋反呢?韦季方说,这事开始也不是长孙无忌的意思,是韩瑗在挑拨他 。韩瑗曾经对长孙无忌说,当年您和王皇后的舅舅柳奭以及褚遂良三人合谋立李忠做太子,现在李忠已经被废,皇上也不信任您了,您还不早做打算啊?长孙无忌一听,有道理啊,于是就日夜和这些大臣策划谋反 。都和谁策划呢?韩瑗、褚遂良、来济、柳奭,还有于志宁 。看来,这不是长孙无忌一个人的事情,几乎所有的元老大臣都和这个案子有牵连 。
到了这一步,唐高宗终于觉得这个案子的利用价值被挖掘得差不多了,他再也无话可说,于是,长叹一声,又一次潸然泪下 。他说:“舅若果尔,朕决不忍杀之 。若杀之,天下将谓朕何!后世将谓朕何!”我舅舅就算谋反,我也绝对不能杀他 。我要是杀了他,天下人会怎么议论我?子孙万代将怎么议论我啊?这等于皇帝完全认可了长孙无忌的谋反,但同时他还要作一番仁慈的表演,他要法外开恩,免去长孙无忌的死刑,以免被天下人耻笑 。注意,这句话他可不是第一次说了 。当年处理高阳公主谋反案的时候,他也曾经说过:“荆王,朕之叔父;吴王,朕兄,欲丐其死,可乎?”当时,长孙无忌不答应他的请求;现在,许敬宗同样劝他大义灭亲 。许敬宗说了:“古人有言:‘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安危之机,间不容发 。
无忌今之奸雄,王莽、司马懿之流也;陛下少更迁延,臣恐变生肘腋,悔无及矣!”就是说皇帝应该天下为公,大义灭亲,不能存妇人之仁 。话说到这一步,唐高宗觉得该解决的问题都解决了,案情现在看起来脉络清晰,处罚的理由充分,足可以让天下人心服口服了 。于是下令削去长孙无忌的太尉头衔和封地,给他一个扬州都督的头衔,把他押解到黔州安置 。黔州是现在重庆的彭水县,当时是挺偏僻的一个地方 。不过,唐高宗说了,长孙无忌毕竟是他的亲舅舅,不忍心看着他受苦,因此仍按一品大臣的待遇供给饮食 。
可是事情到此并未彻底结束 。前面说过,武则天要巩固皇后的位置,必须对外廷重新进行优化组合 。把反对她的人清除出去,把拥护她的人请进来 。而在打击反对派这个问题上,她是分两步走的 。第一步,清除反对派中势力相对小的褚遂良、韩瑗、来济,把他们贬往地方 。第二步,在外围组织已经被清理之后,再清除反对派的核心力量长孙无忌 。这样做是为了慎重起见,避免一下子打击面过大,造成政局不稳 。换句话说,就是让反对派心存幻想,逐步丧失斗志,最后坐以待毙 。现在,长孙无忌已经倒台,唐高宗和武则天再没什么顾忌了 。他们终于可以施展手脚,把反对派一网打尽 。
于是,长孙无忌谋反案的基调刚刚确定,许敬宗又奏:无忌谋逆,由褚遂良、柳奭、韩瑗构扇而成;奭仍潜通宫掖,谋行鸩毒,于志宁亦党附无忌 。这样一来,所有当年未曾追随武则天的元老重臣无一漏网,连一言不发、唯恐惹祸上身的于志宁也未能幸免 。至此,这些人全部被免去了所有官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