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报喜不报忧的宋钦宗在浮夸工程中成为阶下囚

核心提示:平常人报喜 , 是有喜大报喜 , 有忧不报忧:打败仗啦 , 闹瘟疫啦 , 出安全事故啦 , 都拼死瞒着不让上知 , 也不让下知;天上出现了一朵祥云 , 地上开出了一朵灵芝 , 立刻就敲锣打鼓 , 铙钹琴弦一齐响 , 借助于电视网络与报纸 , 瞬间传遍地球每个角落 。这也就是说 , 大家报喜 , 这喜是发生了的 ,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而宋钦宗呢 , 他不仅具有报喜爱好者的一切特征 , 比如坚守不报忧这条底线 , 而且将报喜这一工作提前预置 , 也就是说 , 事情是喜是悲 , 八字还没一撇 , 宋钦宗早已把喜报发布了 , 这边工作还没做 , 那边庆祝大会已经拉开帷幕 。
网络配图
本文摘自:《百家讲坛》(蓝版)2010年第八期 , 作者:刘诚龙 , 原题:《报喜不报忧:宋钦宗在浮夸工程中成为阶下囚》
曾国藩喜欢报丧 , 宋钦宗喜欢报喜 。曾国藩的喜好有点怪 , 他喜欢给人写挽联 , 老朋友老部下 , 活得好好的 , 他却把挽联给写好了 。有一年 , 新春大吉 , 老伙计汤鹏来找曾国藩玩 , 看到曾国藩在大书翰墨 , 以为是在作传世绝文 , 伸出鹅头颈阅看 , 曾国藩却躲躲藏藏 , 一个要看 , 一个要藏 , 争抢了好一会儿 , 待汤鹏抢到手 , 一瞧 , 竟是曾国藩给他写的挽联 , 弄得好不尴尬 , 从此萧郎是路人 。
曾国藩喜欢报丧 , 天下独一个 。喜欢报喜的人呢 , 多啊 , 不但很是大众化 , 而且很大官化 , 唐宗宋祖、秦皇汉武 , 都爱好这个 , 为何单单说宋钦宗呢?无他 , 盖因宋钦宗有胜出之处 。
平常人报喜 , 是有喜大报喜 , 有忧不报忧:打败仗啦 , 闹瘟疫啦 , 出安全事故啦 , 都拼死瞒着不让上知 , 也不让下知;天上出现了一朵祥云 , 地上开出了一朵灵芝 , 立刻就敲锣打鼓 , 铙钹琴弦一齐响 , 借助于电视网络与报纸 , 瞬间传遍地球每个角落 。这也就是说 , 大家报喜 , 这喜是发生了的 , 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而宋钦宗呢 , 他不仅具有报喜爱好者的一切特征 , 比如坚守不报忧这条底线 , 而且将报喜这一工作提前预置 , 也就是说 , 事情是喜是悲 , 八字还没一撇 , 宋钦宗早已把喜报发布了 , 这边工作还没做 , 那边庆祝大会已经拉开帷幕 。
1126年 , 也就是靖康元年 , 金军金戈铁马 , 围住了北宋都城汴京 。宋钦宗直把汴州做杭州 , 霓裳舞照跳 , 后庭花照唱 。当然 , 宋钦宗也不打无准备之仗 , 大敌当前 , 他做了很多准备:“植三大旗于开宝寺旁 , 皆书为御前报捷字 , 仍于封邱门上张御幄以俟车驾临受俘获 。都人填隘于衢路顒待捷音 。”仗还没打 , 御前报捷大旗已树 , 封邱门之城门上的戏台已扎好 , 只等着宋钦宗参加俘虏典礼 , 首都群众也被市、区、办事处、社区等各级政府及其派出机构组织到街头巷尾 , 接受胜利彩排 , 准备演出 。总之 , 这一切准备工作不是围绕“靖康耻”而作 , 全是围绕“靖康荣”这一主题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