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历史上的宫廷政变:宦官竟杀窦武形成专权

"五侯"合谋,诛灭梁冀,一时大快人心,有人甚至称他们有伊尹、霍光的功劳,张良、陈平的谋划 。但事实并非如此 。宦官垄断政权以后,骄横跋扈,狐假虎威,贪鄙惨毒,无法无天,比梁冀时更甚 。他们也学习梁冀的榜样,动用国库为自己兴建豪华的住宅 。本来他们受过腐刑,已经丧失了生殖能力,却偏偏搜罗天下的美女,以为姬妾,把她们打扮得像宫女一样,让她们日夜侍侯自己 。他们没有儿子,就收养义子,让他继承爵位 。为了扩大势力,他们还利用手中权力,安插亲信到各地做官 。这些人无才无德,只知搜刮百姓,简直和盗贼一样 。
网络配图
单超的侄子单匡任济阴太守,贪污受贿,被人告发 。兖州刺史第五种派部下卫羽前去调查,查出赃款五、六千万钱 。第五种非常气愤,就上书弹劾单匡 。单匡得单超包庇,竟逍遥法外 。后来,单超捏造罪名,撤掉了第五种的官职,把他充军到朔方 。第五种知道朔方太守董援是单超的外孙,去朔方肯定没有自己的活路,只好在半路上找机会逃跑了 。
单超死后,其他四侯专横更甚 。当时人称之为"左回天、具独坐、徐卧虎、唐两堕",气焰十分嚣张 。徐璜的侄子、下邳县令徐宣,是个无恶不作的家伙 。他看中了已故汝南太守李暠的女儿,便派人去说亲 。李家不同意,徐宣就带着一帮打手闯进李家,把李家女儿抢进县衙,调戏侮辱后,乱箭射死 。东海相黄浮得知此事,马上派人把徐宣抓来问罪 。他手下的官吏惧怕徐璜的势力,纷纷出来劝阻 。黄浮是个性格耿直、嫉恶如仇的人 。他对手下的人说:"今天我把徐宣这个奸贼杀了,即便是明天去死,也可以闭上眼睛了 。"说完,他就派人把徐宣拉到大街上砍了脑袋 。徐璜听说侄子被黄浮杀了,急忙跑到汉桓帝那里去哭诉 。汉桓帝不问青红皂白,竟然罢免了黄浮的官职,命人剃光了他的头发,罚他去做苦役 。
五侯骄纵不法,其他宦官也是如此 。中常侍侯览先后侵占宅舍三百八十一所,侵夺田地一百一十八顷,起立第宅十六区,还掠略良人为奴婢 。他的哥哥侯参任益州刺史,为了侵占民财,竟诬人谋反,捕杀后霸占其财产,前后侵占民产数以亿计 。
网络配图
反宦官的官僚和太学生以封建纲常的卫道者自居,以清流自命,把宦官和依附宦官集团的人物视为浊流 。当时,在官僚士大夫中品评人物的"清议"之风盛行,反宦官的官僚和太学生皆以气节之士自命 。他们对宦官专权乱政进行猛烈的舆论抨击 。比如,"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明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就是当时流传很广的一句话 。太学生们非常推崇正直官僚李膺、陈蕃等人,评论说:"天下楷模李元礼(李膺)","不畏强御陈仲举(陈蕃)",以颂扬他们的节操 。此外,还给一些反宦官集团的著名人士加以"三君"(窦武、陈蕃、王淑)、"八俊"(李膺、杜密等八人)、"八顾"、"八及"等雅号 。
官僚士大夫和太学生们不仅在舆论上抨击宦官,还试图在政治上打击宦官势力 。永兴元年(公元153年),冀州刺史朱穆在安平(今河北冀县)逮捕了宦官赵忠的不法家属 。汉桓帝大怒,把朱穆撤职,并罚他服劳役 。太学生刘陶等数千人向汉桓帝上书,为朱穆申辩 。汉桓帝迫于舆论,赦免了朱穆 。延熹五年(公元162年),中常侍徐璜、左悺向议郎皇甫规勒索钱财,皇甫规不理 。他们便强加罪名,将皇甫规关进监狱 。一些官吏和太学生上书为皇甫规申辩 。皇甫规亦被赦免 。这样,官僚士大夫与宦官集团的斗争愈演愈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