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对战一国:李鸿章不敌伊藤博文的真实原因( 三 )


战场上不如人,使李鸿章的外交处处吃紧;而战场上不如人,又使李鸿章那一代人不知道像伊藤博文那样改造体制
李伊天津交涉,现在的讨论众说纷纭 。不过,也必须承认,李鸿章的“大议论”让中国先前一直不愿承认的问题发生质变 。朝鲜不再是中国一家的附属国,朝鲜如再发生类似壬午、甲申之类事情,中国出兵时,一定会告诉日本 。而日本也有类似权力 。这远出乎日本的期待 。当然,这个共识为十年后的战争埋下了“毁灭的种子” 。
1894年5月底,持续数月的东学党抗争让世界各大国心烦意乱,各国在朝利益受到威胁,各国军舰云集朝鲜周边 。中日两国由于地缘之便,利益最大 。朝鲜政府没有力量稳定秩序,中日两国驻朝外交官格外焦虑 。日本希望中国伸出援助之手,出兵朝鲜 。李鸿章碍于十年前的共识,并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安排 。无奈,朝鲜局势日趋恶化,朝鲜政府郑重其事请求中国出兵 。
朝鲜的请求使中国找到了法理依据,日本的推动说明他们在这个时候承认中国与朝鲜具有特殊关系 。对中国来说,这是《江华条约》后巨大外交收获,因此,李鸿章稍事犹豫还是派兵援朝 。
李鸿章记得十年前的约定,他通过外交渠道向日本通报出兵消息 。日本在获悉消息后,迅即成立大本营予以应对,其规模、动机,不能不让人忧虑 。
对于日本的动机,李鸿章没有恶意猜测,但鉴于朝鲜局势在清军抵达后渐趋平静,李鸿章建议中日共同撤军 。无奈,日本内部强硬派久欲扭转在朝被动,节外生枝提议中日两国“共同改革朝鲜内政” 。
日本的动议蕴含着对中国宗主权的否定,因而李鸿章不愿答应 。李鸿章没有利用外交渠道与伊藤博文直接交涉,而是将希望寄托在列强调停上,更没有与日本在朝鲜顽强对抗的预案,结果让日本占了上风 。高升号事件、成欢驿之战、平壤之战,直至黄海大战,中国一路溃败 。不得已,李鸿章在1895年春前往马关,与伊藤博文谈判 。
马关谈判关涉两国利益,最后达成的协议也是中日两国地位转变的分水岭 。经过数轮艰难谈判,李鸿章与伊藤博文终于达成共识,并经两国最高层同意 。这不是李鸿章的私事,也不是他可以独自作出决定的小事 。但毕竟此次损失太大,李鸿章在4月15日下午最后一次会谈时依然竭尽全力作了最后一次努力,近乎哀求伊藤博文尽量让些赔款数额,哪怕作为一个老人回程旅费 。李鸿章的哀鸣并没有打动伊藤博文 。
战场上不如人,使李鸿章的外交处处吃紧;而战场上不如人,又使李鸿章那一代人不知道像伊藤博文那样改造体制 。吃一堑长一智 。甲午战争的失败即是近代中国前半段的结束,如果从资本主义发展,从政治体制改革而言,如果没有甲午一战,中国不可能在1895年转身向东学习日本,开始维新 。
历史的因果关联很难一言以蔽之 。十九世纪晚期东亚格局的转变,如果不是李鸿章、伊藤博文两人,又会是怎样的结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