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真实的长坂坡战斗:张飞利用了曹操的多疑

长坂坡大战是一场朋友们津津乐道的著名战役,在这场战争当中,赵云和张飞打出了风格,打出了水平,而且这一役是他们的成名之战 。
有一个朋友看了这一段之后说,张飞肯定是从火星上来的,他吼声都带有超能力,三声吼就吓退了曹军 。还有人说,罗贯中肯定是好莱坞大片看多了,几十万人都杀不死赵云,赵云绝对是一个三国版的钢铁战士 。
网络配图
长坂坡一战可以说是赵子龙的成名作 。他之前之后也有不少仗,因为他是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但独有这一打仗流芳千古 。他重要到什么程度呢?《三国演义》里边赵云的事多,还是诸葛亮事多?肯定是诸葛亮的事多 。后来有一个地方想把赵云跟诸葛亮两个人建这么一个庙 。建庙得写对子啊,写对子得举历史事实啊,一琢磨发现诸葛亮事太多,赵云事太少 。
上联写的叫“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内一心只为酬三顾”,这是说的诸葛亮 。那下联怎么对呢?很有意思,也用数字 。但是没有一个是真数字 。“抱孤子,出重围,匹马单枪百万军中独我一人保两全”,都是虚字,跟上联正好对上 。刚才说的“百万军中独我一人保两全,抱孤子,出重围”,就是长坂坡 。可是诸葛亮人家说收二川,排八阵,五丈原,六出七擒多少大事 。这就说明赵云长坂坡一役足当诸葛亮一生的大事,这就叫毕其功于一役 。
【解密真实的长坂坡战斗:张飞利用了曹操的多疑】这只是段子,这事儿能是真的吗?
纪连海认为这个事是真的,人家《三国志》上写着呢 。《三国志》要写了,就理所当然的应该推断是真的 。不过,这个事儿虽然是真的,但七进七出这事儿可能不靠谱,因为这一段《三国志》里头没写 。这个七进七出在中国历史上还真有过,不是赵云,这个七进七出救孤儿的事是在大清朝 。是谁呢?太平天国的李秀成 。这李秀成在南京,当时叫天京,清朝管叫南京 。1864年7月14号天京被困,后被占领 。这个时候李秀成七进七出救出了洪天贵福 。
网络配图
我觉得,严格来说七进七出水分很大 。咱们中华民族对数字他有一种特殊迷信,比如说咱们讲六六大顺,八就是发,这是现代的一种迷信 。古代凡是带七字的,基本跟刀兵凶事有关 。凡是涉及到比较难的事儿,一般经常有这个 。我想长坂坡的七进七出是形容赵子龙打的不容易 。
还有一位朋友说了,赵云七进七出也可以,小伙子睡凉炕,全凭活力壮,有体力就行啊!
赵云这时候可不是个小伙子了,要按真实的历史年龄看,长坂坡的时候,赵云起码是个半大老爷们了 。赵云死于公元229年,这个长坂坡一战是公元208年 。赵云生年不详,不过死的时候也差不多60来岁了,长板坡一战的时间距离他去世只有11年了,所以说,实际上他是一个半老头子抱着一个一岁的娃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一个老爷爷哄一个小孙子 。
虽然这么说,但不能否认赵云是个大英雄,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
在那么多人里头,要找一个小孩儿这也不容易 。而且,赵子龙打仗还有一个特点 。他真是擒贼先擒王,谁骑高头大马,先杀谁,下面兵一看,主将被杀,瞬间军心就散了 。据此,我们讲赵子龙是三国这将领里智商比较高的 。
这么一看,赵云七进七出救阿斗 。他们长坂坡之役尽管是有水分,但是还是能看出其中的艰辛和将领的才干 。咱们再说说张飞,张飞也够厉害了,“啊呀呀呀呀” 一叫,那个桥就塌了 。
网络配图
有专家考察过,三国时候那个桥不具备现在桥梁的力学原理,其实就等于在这个河沟上平着搭个板,说白了是浮桥 。这个时候年久失修,趿拉趿拉不少兵也都从这儿上踏过去了,这时候张飞再一叫,形成气象动力学里的一个共振效应,桥哗啦哗啦就塌了,这不也很正常吗?实际上是古代豆腐渣工程不合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