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煤烟病是怎样传播和为害的?( 二 )


接近腐烂的落叶的向阳一面着生的小黑粒 , 为子囊世代 。子囊世代的假囊壳内生至半表生 , 黑色 , 球形 , 大小为139.4×128.1μm , 有口 。子囊棒状 , 无侧丝 , 大小为117.4×14.9μm , 内含子囊孢子8个 , 孢子单列或双列 。子囊孢子无色 , 单胞 , 近菱形或纺锤形 , 大小为15.3×6.7μm , 在孢子两端有透明的粘胶状的附属物 。
病菌发育适温为15—38℃ , 最适温度为25—30℃ 。菌落在柠檬皮浸出液培养基上生长最好 。在红桔皮浸出液的培养基中生长差 。该菌的寄主包括柑、桔、柚、甜橙、柠檬和香橙等柑桔类植物 。
发生规律
柑桔黑斑病以柑桔落叶上的子囊世代为主要初次侵染源 。假囊壳在4月柑桔谢花期间成熟 , 放射大量的子囊孢子 , 侵染幼果 。
落叶上的分生孢子作为初次侵染接种体的作用不大 。分生孢子的大量出现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在3月初;第二个高峰在7—9月 。第一个高峰期赶不上柑桔的开花和幼果期 , 在第二个高峰期则果实早已进入不可侵入的阶段 。
柑桔果实在贮藏期间继续发病 , 尽管树上果实的病斑和贮藏期果实的病斑有所不同 , 但交互接种证明 , 两者的病原菌可以互相侵染 , 而产生相应的症状 。
从果实和枝、叶上病斑分离得到的纯培养物有两种类型:一种只产生分生孢子世代;另一种为子囊世代和分生孢子世代混合产生 。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上 , 前者生长较慢 , 后者生长较快 。
子囊孢子主要借风雨传播 , 落在寄主植物的幼果、嫩梢上萌发产生芽管进行侵染 , 并发展为菌丝体 。菌丝体在幼果、嫩梢组织内受到抑制不扩展 , 到果实和叶片将近成熟时 , 菌丝体迅速生长扩展 , 致受害部出现病斑 。病斑上再产生子囊孢子和分生孢子 。子囊孢子传播扩散 , 进行再侵染 。在广东 , 落叶上假囊壳的成熟和子囊孢子的放射于4月上中旬达到高峰 , 之后子囊和成熟的假囊壳的数量一直保持在较低的水平 , 特别是7—10月数量更少 。10月之后 , 子囊世代的数量显著增加 , 到11月底 , 未成熟的假囊壳的数量达到高峰 。至翌年4月份以前假囊壳都不能成熟 , 但4—5月间 , 很快发育为成熟的假囊壳 。子囊孢子的成熟和放射高峰 , 正值柑桔的开花和幼果期 。
柑桔黑斑病在春季温暖多雨高湿的天气下发病较重 。通风不良又闷热的桔园常严重受害 。树冠下部外围的果实发病较多 , 受阳光直射处的果实发病较多 。在柠檬果实上于8月上旬出现病斑 , 8月下旬至10月上旬达高峰 , 10月中旬便急剧下降 , 高温多雨有利于病状的表现 。在柠檬果实上 , 柑桔黑斑病年年流行 , 为害严重 , 在室温下贮藏15天后开始发病 , 病果率达7% , 4个月后病果率可达40%左右 。
不同种类和品种的抗病性差异显著 。在柑桔类中 , 桔类抗病性最差 , 柑类和橙类抗病性较强 。在桔类中 , 茶枝柑(即大红柑)、南丰蜜桔、乳桔、本地早、早桔、年桔等品种发病最为严重 , 椪柑在华南桔区发病严重 , 在四川则很少发病 。沙田柚抗病力亦弱 。柠檬在四川柑桔产区发病严重 。温州蜜柑、红桔、雪柑发病较轻 。夏橙由于果实在树上挂留的时间在300天以上 , 因而发病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