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举朝一片反对声中,慈禧没有一意孤行,她采纳了亲王、大臣的意见,出面断然终止了重修圆明园的工程,使得清政府本已艰难万分的财政免于陷入这一庞大工程的泥沼,从而雪上加霜 。毫无疑问,终止重修圆明园对于王朝发展而言,是一件幸事 。伴随着慈禧暂停哨音的吹响,同治帝亲政一年中最大的一项形象工程轰然倒塌 。同治帝没能圆他做园林设计师的梦想,当他准备在修“三海”(即北海、中海和南海)的工程中继续他的园林抱负时,不满二十岁的他却病倒了 。
同治帝究竟得了什么病?他会一病不起吗?
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一日(1874年11月28日),同治帝驾幸西苑时受凉,身体有些不适 。然而,十天后,也就是十月三十日(12月8日)下午,同治帝病情突然加重,他开始发烧,并伴有四肢无力、浑身酸软等症状 。太医向慈禧描述了同治帝的症状:发热头眩,胸满烦闷,身乏腿软,皮肤上出现没有凸起的疹形红点 。慈禧大惊失色,她担心同治帝染上了天花!
天花,古称“虏疮”,中医学则称之为“痘疮”,民间一般也称为“出疹”或“出痘” 。这是一种因病毒引起的接触性传染病(今已绝迹) 。发病后皮肤或粘膜上出现痘疹、水疮和脓疮,伴随着高烧、惊悸、烦躁、嗜睡等症,全身或头面迅速出现疱疮,病重者常因脓毒引起败血症而在数日内死亡;轻者痘疹溃破后结痂脱落,愈后往往留有疤痕而形成麻脸 。
其实中国人很早就已经了解天花了 。早在清朝建立前一千三百年的两晋时期关于天花的医学记载就已经出现在文献中了 。当时著名思想家葛洪著有《肘后备急方》 。“肘后”是指该书篇幅很小,可以挂在胳膊上随身携带,相当于现代所说的“袖珍本” 。“备急”就是应急的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一本“急症手册” 。他在《肘后备急方》中写道:有一年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流行病,病人浑身长出一个个的病疮,起初是小红点,不久就变成白色的脓疮,不断溃烂,一碰就破,伴以发高烧,说胡话,十个有九个治不好 。侥幸治好的,皮肤上也会留下一个个小斑痕,起初发黑,一年后才逐渐消失 。这病就是天花,记载十分准确和详细,比西方医学界认为最早记载天花的阿拉伯医学家雷撤斯要早五百多年 。此后随着传统医学的进步,到宋朝和元朝,不少医生已经能专门诊治天花,并缓解其发病的症状 。正因如此,尽管民间百姓及宫廷贵族虽不免仍有患病甚至致死者,但就其危害本身,已不足以影响社会的稳定 。因此,在野史及正史中,我们很少发现对天花的描述和因此而引起恐惧的记载 。
可是,我们在明末清初这一时期的文献中却发现满族对天花十分恐惧 。谈迁《北游录》载:
“满人不出疹,自入长安,多出疹而殆,始谓汉人染之也 。于是民间以疹闻,立逐出都城二十里 。而都城外俱满洲赐庄,彼窭人子安所适乎?多茹泪弃婴道侧 。或恋一室,不能单外,至毙其子女 。见闻交痛 。”
此外,清初的文献中常常有关于清王朝大举“驱痘”的记载 。
清廷如此兴师动众防范天花是因为入关前后天花对满族民众生命安全的威胁远远超过了它对中原地区民众生命的威胁,在天花高发期,人口的大量死亡直接威胁政治稳定和军事安全 。
为什么天花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在满族人群中有如此高的比例?
首先,东北寒冷,病毒不易流行 。
满族是东北地区的原住民,他们世世代代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这里气候寒冷,人口稀少,病毒不易流行传染 。而天花的泛滥以中原地区为主,因而,入关前天花对于满族的威胁不大,因此满族民众也就缺少抵抗天花的免疫力 。
- 清宫太监离开皇宫后最终的归宿会是哪里?
- 古代后宫女人们的美人心计:揭露亲情牌下藏杀机
- 揭秘清宫选秀美女:竟与美貌无关只看地位!
- 满清宫廷四大未解谜团:雍正被刺
- 杨贵妃在华清宫温泉沐浴时为何必须戴浴帽
- 同治皇帝死于天花只是对外宣称死因羞于启齿
- 满清宫廷四大未解之谜:顺治出家之谜
- 恭亲王为何宁遭严谴也要制止同治胡闹
- 清宫秘史:慈禧打造的中国历史酒驾第一案
- 慈禧死后尸体被翻出来两次是因为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