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桓阶的亲身经历:证明站队比才能更重要的曹魏大臣

有句话叫做臣子择明君而事之,是说不仅是君主选择臣子,当臣子也同样在选择君主 。这要是放在一统天下的和平年代,这句话未必有用,为什么?因为不管皇帝是昏君还是明君,你根本就没得选择,你能选择的只能是不出来当官 。能反映这句话意义的是在战乱年代,三国就是最典型时期之一 。
网络配图
三国鼎立之前,统一的天下已经是分崩离析,有地盘有实力有野心的诸侯不下十人,他们为了能够代汉而立,都在拼命地搜罗人才,而真正有才学有能力有眼光的人却不会轻易以身相许 。比如说曹操手下的荀彧,袁绍以很高的礼节对待他,他的弟弟和同郡人郭图等人都委身于袁绍,他却离开了这个当时天下实力最为强盛的人投奔了曹操 。更典型的例子是诸葛亮 。出仕的时候天下形势已经基本明朗,北有最为强大曹操,南有“已历三世”的孙权,身边还有一个“带甲十万”的刘表,但诸葛亮一个也不选择,偏偏选择了当时还是手无寸土的刘备 。不管后来是不是由刘备所创政权统一了天下,但诸葛亮的政治主张能被君主所接受并坚定不移地实行,官位能够达到“位极人臣”的丞相,还能成为下一代的顾命大臣,作为臣子,整个中国历史能有几人?
想想看,还有比这个选择更为明智的吗?稍逊一点,三国这样的明智之人不少,像张绣手下的贾诩,他不但自己看好曹操,还要说服主子一块儿投奔 。不过,贾诩所选主公甚多,多有不成事之人,所以,贾诩谋略虽高,见识则说不上有多明,至少,他比诸葛亮等人还是有差距的 。三国时期还有一个人,他一生面临着三次抉择,而每一次的抉择都在事后证明是正确的 。尤其是最后一次,曹操在曹丕和曹植两个儿子之间的摇摆不定,也导致了大臣们选边站队 。在这个人身上可以证明,站队正确跟对人,有时候比才能更为重要 。
网络配图
这个人就是桓阶 。
桓阶(?—221年),字伯绪(《孙夫人碑》作伯序),长沙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桓阶字伯绪初任郡功曹,太守孙坚察举桓阶为孝廉,任命为尚书郎 。桓阶的父亲桓胜死后,桓阶回到家乡奔丧 。恰在这时,孙坚因为攻击刘表战死,桓阶冒着生命危险去见刘表,乞求孙坚的尸体要为他发丧 。刘表被他的义气所感动,就将孙坚的尸体给了他 。曹操平定荆州,感念桓阶曾游说长沙太守张羡投曹,任命他当丞相主薄、赵郡太守 。曹操封公建国,桓阶任虎贲中郎将、侍中 。曹丕继位,桓阶任尚书令、侍中,封高乡亭侯,被曹丕视为寄命之臣 。
察举孝廉是汉代官吏的基本选拔制度 。在制度制定初期,它是有着积极的意义的 。但随着一个朝代的没落和官场的腐败,这项制度也逐渐变味走调,成了豪强和官吏安插私人亲信的工具 。具体到桓阶来说,他得到了孙坚的举荐,也就是把自己纳入了孙家的人事体系 。
曹操和袁绍相拒于官渡,袁绍前来联合刘表,刘表虽然并没有进攻曹操,但却答应了袁绍的联合要求 。桓阶劝说长沙太守张羡说“举行大事而不从道义出发,没有不失败的 。现在袁绍背道而行,而刘表响应他,这是自取祸患 。”当时,曹操已经将汉献帝迎接到了许县,以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 。袁绍不接受汉献帝的任命,而又将进攻的目标定为许都,这在道义上是有亏的,所以桓阶才会说这是“背道而行” 。桓阶又说“您如果想立下功劳,申明正义,保全幸福,远离祸害,就不要和他们联合 。”张羡说“那么我倾向谁才行呢?”桓阶说“曹公虽然实力较弱,但仗义起兵,解救朝廷危难,尊奉皇上的命令讨伐有罪的人,谁敢不服从?现在您率领四郡保住三江等待他的到来,并做他的内应,不是可以吗?”张羡同意他的意见,率领长沙和周边三郡抗拒刘表 。同时派使者去见曹操 。曹操虽然很高兴看到这件事,但由于和袁绍相持于官渡分不开身,只能是眼看着刘表攻打张羡 。张羡病死后,长沙城也被攻陷,桓阶自己便躲了起来 。过了一段时间,刘表找到桓阶,任命他为从事祭酒 。刘表想把妻子的妹妹蔡氏嫁给桓阶,他以自己已经结婚为理由予以拒绝,并乘机托病辞去官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