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十大名将应该如何排?宋朝有名的将军都是谁

一:岳飞
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汤阴县)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 。他在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位至将相” 。
1140年,完颜兀术毁盟攻宋,岳飞挥师北伐,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又于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 。宋高宗、秦桧却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牌下令退兵,岳飞在孤立无援之下被迫班师 。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遭受秦桧、张俊等人的诬陷被捕入狱 。1142年1月,岳飞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与长子岳云和部将张宪同被杀害 。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重视人民抗金力量,缔造了“连结河朔”之谋,主张黄河以北的抗金义军和宋军互相配合,夹击金军,以收复失地 。岳飞治军,赏罚分明,纪律严整,又能体恤部属,以身作则,他率领的“岳家军”号称“冻杀不拆屋,饿杀不打掳” 。金人流传着“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表达了对“岳家军”的最高赞誉 。岳飞反对宋廷“仅令自守以待敌,不敢远攻而求胜”的消极防御战略,一贯主张积极进攻,以夺取抗金斗争的胜利 。他是南宋初唯一组织大规模进攻战役的统帅 。
二:孟珙
孟珙(1195—1246),字璞玉,原籍绛州(今山西新绛),曾祖孟安是岳飞部将,祖父孟林亦是岳飞部属,随军至随州,定居于枣阳(今皆属湖北) 。南宋优秀的军事家、统帅,民族英雄,抗金抗蒙名将 。
南宋中期宋蒙战争爆发后,曾以一人之力统御南宋三分之二战线上的战事,由于其在抵抗蒙古军的杰出表现,被后世军史家称之“机动防御大师” 。13世纪初至中叶的中国大地上,南宋相继与衰亡的女真金国、新兴的蒙古汗国发生了激烈的民族战争 。在这段波澜壮阔、金戈铁马的历史中,孟珙就是宋朝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从普通的下级军官做起,与父亲孟宗政凭借战功成为抗金名将,最后攻破金国都城,亲手俘获金国末代君主的遗骸 。金国灭亡,蒙古又大举入侵,妄图消灭宋朝 。孟珙再次担起重任,统领南宋两大战场(南宋四大战区:川蜀、荆襄(又称京湖)、淮西、淮东),率领宋军浴血奋战,全力抵抗横扫欧亚的蒙古铁骑,确保南宋挺过了宋蒙战争的前十余年 。他作为南宋的擎天一柱,建立起一体化的防御体系,将后半生的心血都投入到保卫南宋政权、使南宋人民免遭蒙古军战火荼毒的宏伟事业中 。无论战功还是品德上,他都是一位伟大英雄 。
三:曹彬
曹彬(931年-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今属河北)人,北宋初年将领 。在北宋统一战争中担任主要将领 。曹彬是郭威张贵妃的外甥 。后周显德五年,奉诏出使吴越,累官至引进使;严于治军,尤重军纪 。
乾德二年率军灭后蜀,以不滥杀著称,升宣徽南院使 。开宝七年率水陆军10万攻灭南唐,次年克金陵,又决策伐北汉和攻辽,以功擢枢密使 。雍熙三年,宋分兵三路攻契丹,他为东路军主将,因孤军冒进、兵疲粮乏撤军,至岐沟关被契丹军击败,致宋军全线溃退,降右骁卫上将军 。
四:狄青
狄青(1008年-1057年),字汉臣,汾州西河人,面有刺字,善骑射,人称“面涅将军” 。他出身贫寒,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为延州指挥使,勇而善谋,在宋夏战争中,他每战披头散发,戴铜面具,冲锋陷阵,立下了累累战功 。
朝廷中尹洙、韩琦、范仲淹等重臣都与他的关系不俗 。范仲淹授以《左氏春秋》,狄青因此折节读书,精通兵法 。以功升枢密副使 。平生前后25战,以皇佑五年(1053年)正月十五夜袭昆仑关最著名 。狄青生前,备受朝廷猜忌,导致最后抑郁而终;死后,却受到了礼遇和推崇,追赠中令,谥号武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