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兴起时间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结束的

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是1915年~1923年 。前期是从1915到1919年, 后期是从1919年开始 ,大概于20年代结束,通常没有明确的结束时间 。结束的原因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思想潮流,新文化运动宣传的资本主义思想已经落伍 。
我们通常将新文化运动分成前期和后期两个时期,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分界线 。1915年9月,陈独秀创办《新青年》杂志,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提出的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
新文化运动为20世纪早期中国文化界中,由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革新运动 。在这一时期,陈独秀、胡适、鲁迅等人成为新文化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一运动并成为五四运动的先导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即围绕着“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 。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 。后期则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 。
但是新文化运动在大陆的影响一直及于1949年左右,其主要成果有三: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了旧文化,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在思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其在高级知识分子中更是主导;在政治上,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关心国事、图存图强的现代人才,同时也形成了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第三条道路”政治势力,对钳制当政者专制冲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贡献 。
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的争论
中国学术界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就是说什么都含含糊糊,似是而非 。比如五四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这些概念,就没有明确的定义,至少它们的异同,各自的起止时间,就没有准确的界定 。还有的,一说就是二三十年代的新文化运动,就更含糊了 。我的看法是,五四运动包含着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又超出了五四运动的时间,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新文化运动应当是一个概念,只是说新文化运动时省略了“五四”两个字 。
对中国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海外学者在他们的著作中大都有所涉及 。
《新青年》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研究所的周策纵教授,长期以来致力于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研究,一九六○年出版的《五四运动:现代中国的思想革命》,被誉为“一本材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卓越著作,任何一位研究现代中国的读者不可缺少的指导性参考书” 。他认为一九一七年陈独秀办《新青年》杂志,是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他把五四运动的终止,定在一九二三年七月北京成立反帝大同盟 。新文化运动终止的时间,应当比这要晚些 。
香港学者陈万雄写的《五四新文化的源流》,也是以陈独秀办《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他认为,五四运动广义上包括了五四爱国运动和新文化运动 。陈万雄的书,不是一本成体系的著作,是本论文集,没有确定新文化运动的终止时间 。
美国学者J.B.格里德的《知识分子与现代中国》(单正平译),对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给了明确的界定 。他说:“我们认为,新文化运动前后大约是十二年,即从处于政治分裂和军阀主义边缘的一九一五年到一九二七年,这一年中国至少名义上重新统一在自称为早期革命继承者的国民政府之下 。”止的原因他说了,始的原因,他说是因为这一年年底,袁世凯“发动一场运动复辟帝制,就任新王朝的开国皇帝 。共和被强奸,但使袁的帝制阴谋最终受挫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是敌对军阀和野心勃勃的继任者的嫉妒 。在袁世凯去世的一九一六年一年中,军阀割据,全国处于无政府状态中 。就连他的政府曾经行使的脆弱管理,也随着国家的分裂而不复存在” 。(第236页)于是中国的知识分子和有正义感的各界人士,便起来寻求救国之道,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是这场新文化运动的高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