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士丘处机西游的真相:以止杀之说说服成吉思汗

在全真道中,除王重阳外,名声最大、地位最高的就是丘处机 。不仅金代的皇帝对他十分尊重,连蒙古大汗成吉思汗也称他为神仙 。他是中国道教史上最有作为的道士,他的神迹在民间流传甚广,因传说他能掐金断玉,玉器行业至今仍奉他为祖师爷 。
丘处机是全真七子中的佼佼者
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全真七子并非武林中的顶尖高手,虽然他们的师傅王重阳有“天下第一高手”之称,但他们的武功都没有达到登峰造极的境界,使人怀疑王重阳教徒弟时是不是留了一手 。其实,这种描写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历史上真实的全真七子,不仅都得到了师傅的真传,而且每个人在内丹修炼方面都独辟蹊径,身后还各自形成门派 。
全真道的这种发展演变和禅宗有类似之处,禅宗是“一花开五叶”,“一花”是指初祖达摩,“五叶”是指禅宗五个流派,即沩仰、临济、曹洞、法眼、云门 。全真道则是“一花开七叶”,王重阳创教,七大弟子开枝散叶,马钰创遇仙派,谭处端创南无派,刘处玄创随山派,丘处机创龙门派,王处一创嵛山派,郝大通创华山派,孙不二创清静派,其中以丘处机及其龙门派影响最大 。
武侠小说中的丘处机,是全真七子中武功最强的一位,在真实的历史中,丘处机也是全真七子的佼佼者,他对全真道的兴旺发达所做出的贡献,可以说无人可及 。在整个中国道教史上,丘处机堪称最有作为的“真人”,虽然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司马承祯、宋代的林灵素等道士都曾经深得当朝皇帝的宠信,但他们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丘处机 。
审时度势面见成吉思汗
丘处机生于1148年,登州栖霞(今属山东)人,在全真七子中年龄最小 。据说他生而聪明,相貌不凡 。有一个会看相的术士见到他就说:“此子当为神仙宗伯 。”19岁时,他离开家人,在昆嵛山修道,次年在宁海拜王重阳为师 。史书称,“重阳一见处机大器之”,对这个年轻人寄予厚望 。王重阳去世后,丘处机的师兄马钰、谭处端、刘处玄先后掌教 。马钰掌教时,教旨“以无为为主”,所谓“无为”,是指侧重修炼,生活清苦,道士们在山野市井云游乞食,不事营造宫观,不与上层统治者打交道 。到刘处玄掌教时,教旨有所改变,“无为有为”各半,传教范围有所扩大,其名声逐渐上闻于金廷 。
丘处机接任全真道掌门后,强调要有所作为 。尹志平的《北游语录》说,丘处机传教“有为十之九,无为虽有其一,犹存而勿用焉” 。他积极向金廷靠拢,争取金廷的承认和重视,并开始营造宫观 。金朝统治者对丘处机也十分器重,金世宗曾召丘处机进京问道,并命他主持万春节醮事 。1214年,山东杨安儿、耿京起义,应山东驸马都尉之请,丘处机亲自出马招安义军,凭借他的声望,使叛乱地区很快恢复平静 。
丘处机掌教时期,正当金元交替之际,金、蒙、宋三方统治者,出于笼络人心的需要,都极力争取在民间拥有强大势力的全真道的支持 。1219年,金与南宋先后遣使至山东栖霞请丘处机出山,但丘处机皆未应诏 。没过多久,远在西域征战的成吉思汗亦遣使来召 。丘处机审时度势,认为这是发展全真道的大好时机,立即应召,以七十余岁高龄,不辞万里跋涉,率领18弟子,赴西域雪山(今阿富汗兴都库什山)行营见成吉思汗 。
进言成吉思汗以敬天爱民为本
对丘处机和成吉思汗的这次历史性会面,《元史》是这样记载的:“己卯,太祖自乃蛮命近臣札八儿、刘仲禄持诏求之 。处机一日忽语其徒使促装曰:‘天使来召我,我当往 。’翌日二人者至,处机乃与弟子十有八人同往见焉……既见,太祖大悦,赐食设庐帐甚饬 。太祖时方西征,日事攻战 。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 。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 。问长生久视之道,则告以清心寡欲为要 。太祖深契其言曰:‘天赐仙翁以寤联志 。’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焉 。于是赐之虎符,副以玺书,不斥其名,唯曰神仙 。”这段记载说明丘处机是有备而来,对成吉思汗的心思揣摸得很透彻,故深得元太祖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