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三顾茅庐若不成,还会去第四次吗?

【刘备三顾茅庐若不成,还会去第四次吗?】这不光是君王,臣子也是同样的道理 。凡是都有个定数,但这个数,算盘还是由自己来打 。
那么就刘备三顾茅庐这件事来说,可是不小的一个转折点,关系到蜀国的未来,同样也关系到诸葛亮一生的事业 。三顾茅庐终究被后人称赞 。
如若三次不成,他们的关系还能建立吗?
往往看来,当皇帝的大多是高傲的,但是一个成功的皇帝,为了江山社稷而卑躬屈膝,不得不为人叹服!
在《三国志》中对三顾茅庐只有5个字“凡三往,乃见”,厦门大学易中天教授也分析过,这个三往,不一定是指三次,也许是多次 。那么我们今天根据《三国演义》的情节来说的话,权且就当刘备是三顾茅庐 。
话说,刘备满朝文武,就感觉底下的臣子还是平庸了一些 。其中有个一投奔他的臣子叫徐庶,刘备也很赏识他,拜了他为军师 。徐庶也是一个才人,不过他也能知道自己究竟有几两沉 。
有一次,他便对刘备说:
网络配图
“老大,这襄阳外二十里处,有一位奇人,叫诸葛亮,大家都叫他卧龙,上知天文,下晓地理,好生厉害,何不请他来?”
刘备听了此话,本身求贤若渴的他,就像骆驼发现绿洲一样惊喜,决心要到那块绿洲,品饮那口清泉 。
那何为绿洲,其实不过就是一座小草屋,那龙就在小草屋里卧着 。没过多久,刘备带着他俩小弟关羽和张飞带着礼物便前去找他了 。
第一次,到茅舍便碰见了一位小童,得知先生不在家出门了,于是他们灰溜溜地就回去了 。
过了几天,听说诸葛亮出门回来了,便兴事冲冲又一次前去 。这是第二次,可是令人失望,他又和朋友出门了 。。刘备无奈地留下了一封信,说明了来意,希望他前来辅佐自己,以报国安民 。
过几天,刘备又打算去,暴脾气的,上次大雪纷飞找人不成,可恼火了关羽和张飞两位武将,二人便觉得他不过也就是徒有虚名罢了 。尤其大胡子张飞则更加蛮横,打算自己去找那个诸葛亮,要是敢不来,就把他绑来 。
这让刘备哭笑不得,只觉得兄弟有个暴脾气,可请贤自然是毕恭毕敬的事,于是开导了张飞一通便准备三顾茅庐 。
三个大老爷们,第三次又去了隆中 。为了表示诚意,离得茅庐还有几十步远便纷纷下马步行前去 。不过也对了,人家诸葛亮果然在家中睡大觉呢,否则叮当五六的过来,岂不是打扰了贤人休息!三人就这样,傻傻地等待,等待梦中醒来的卧龙 。
其实诸葛亮也早有准备,因为第二次来的时候,已经留信于此了,他也备好了功课,就等老师前来收作业了 。诸葛亮朦朦胧胧地从梦中醒了过来,君臣二人顿时感到相见恨晚 。这可说是第三次来,可是第一次见面而已 。诸葛亮和刘备便交谈起来,他把现在的局势分析的很透彻 。
网络配图
一说,曹操把袁绍干败了,手头把着百万雄兵,对着干实属在是鸡蛋碰石头 。
二说,那孙权老儿占领着江东,地势险要,也顺民心,还有贤士辅佐他,倒不如和他联盟 。这刘备听着诸葛亮说得头头是道,打心眼里佩服 。
三说,荆州和益州乃天赐与将军……,并且还规划了远大宏图 。
关羽和张飞二人也从脑海里打消了虚名一词,连挑大拇哥 。
这一口甘甜泉水,终于让刘备品到了,仿佛这战争的沙漠,又重新充满着希望的绿洲 。于是诚恳请求诸葛亮出山帮助自己,诸葛亮也不傻,能遇到个赏识自己的主,自然满口答应了,于是众人便随刘备到了新野去 。
看样子其实刘备很顺利,并不像周文王请姜尚那样费劲周折,见了面还不成,非搞得兴师动众的,人家二人看上去可是一见钟情嘛!